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就我院近几年来,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154例常见弥漫性甲状腺肿的B超显像、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4例,男41例,女113例;年龄13~75岁,平均44岁。其中单纯甲状腺肿40例,毒性甲状腺肿4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42例,桥本甲状腺肿32例。 1.2 检查方法 使用仪器为ATL超9和AU-4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MHz和10MHz.受检者取仰卧位,颈下垫枕,让颈部最大限度伸展,探头直接置于皮肤上,先用B超观察甲状腺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情况,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探测甲状腺的血流分布。再根据B超检查结果进行简明扼要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对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我院B超检出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85例。叙述了子宫肌瘤的声象图表现,病理结果与超声结果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96%。本组病例所见最大肌瘤为25×20×21cm,最小肌瘤为12×15×15cm,对子宫肌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声象图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超声显象诊断子宫肌瘤迅速、可靠、诊断符合率高,是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对易误诊病例的声象图特点,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疾病患者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近年来本社区所收治的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50例,对其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即进行关于高血压方面的知识普及、运动锻炼、健康教育以及营养干预等,观察干预后效果,并和干预前患者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疾病知识知晓情况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改变情况等实施比较。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干预,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得到了显著的下降,干预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改变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所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对于高血压疾病患者予以社区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血压保持在稳定在状态中,强化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与分析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经胸外科就诊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15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组与胸椎旁神经阻滞组,每组各78例,竖脊肌平面阻滞组给予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处理,胸椎旁神经阻滞组给予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处理,对比两组的阻滞范围、不同时间点下静息、咳嗽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48 h内镇痛泵按压的次数、吗啡的用药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采用冰块法对阻滞范围进行测量时发现,竖脊肌平面阻滞组在接受阻滞20 min之后,17例患者为T2~T6脊神经支配区域,22例患者平面为T2至T7脊神经支配区域。胸椎旁神经阻滞组在接受阻滞20 min之后,全部78例患者的平面为T2至T7脊神经支配区域。两组患者术后12 h镇痛泵按压的次数及吗啡的用药量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静息、咳嗽时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竖脊肌平面阻滞组相比于胸椎旁神经阻滞组而言术后24 h、术后28 h静息、咳嗽时的VAS评分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竖脊肌平面阻滞组相比于胸椎旁神经阻滞组术后24h的镇痛泵按压的次数较少,吗啡的用药量较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肤瘙痒、恶心呕吐以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相比于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能够发挥较强的术后镇痛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常规体表心电图的缺血性ST段偏移,作为诊断冠心病(CHD)的主要依据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ST段明显水平型地横在等电位线上者在诊断CHD中的意义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现对31例ST段水平延长者的平扳运动负荷试验(TM)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31例ST段水平延长者选自门急诊病人,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在  相似文献   
6.
7.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深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相继发生变化,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实践证明,经过规范化培养的全科医师,其服务理念、临床技能、协调能力、科研能力、综合素质高。实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提高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骨样骨瘤(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样骨瘤(附2例报告)乐嘉芳1陈爱芳1乐兴祥2巩春英11985年2月~1993年12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骨样骨瘤者2例,现结合有关文献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11岁。90d前出现右小腿疼痛。疼痛在夜间明显,与活动无关,无外伤史。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胸膜间皮瘤属胸膜原发性肿瘤,临床少见。20年来我院共收治16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手术2例。现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0~82岁,平均43岁,其中2例有明显石棉接触史。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以胸痛、胸闷、气急、呼吸困难、低热、咳嗽、咳痰为主12例,占75%;胸部t本征为单或双实变为主的13例,占81%。16例中纵隔转移2例,肝转移2例。胸X线片、B超、CT提示:胸腔单发肿瘤10例,胸膜局部或增厚有单个或多个结节影9例,胸腔积液伴肺部或胸膜肿块结节阴影6例。 病理分型:上皮肉瘤6例,间叶型4例,混合型6例,胸水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