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D23与B细胞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23分子是C型血凝素家族类的IgEFc受体。它选择性地表达于成熟B细胞表面,是B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短暂的分子之一,本文在简要介绍CD23分子的基础上,综述了B淋巴细胞分化研究的新进展,结合我们实验室的工作,探讨了CD23分子与B细胞活化和分化的可能关系;一些研究结果表明,CD23分子不但是B细胞特定分化阶段的标志,该分子也能够向细胞内传递与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关的化学信号。  相似文献   
2.
顶体酶活性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子顶体酶活性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909对在本院生殖中心就诊的不孕夫妇,其中女方检查为正常或仅为输卵管因素不孕。采用改良巴氏法染色和Na-苯甲酰-DL-精胺酸-P-硝酰基苯胺(BAPNA)法分别对丈夫的精液进行精子形态学分析和精子顶体酶活性测定。结果:顶体酶异常组中各项精液参数,包括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精子活动率、活动力、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及精子密度均显著低于顶体酶正常组(P<0.01);顶体酶活性与精液常规分析上述各参数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1);两组间取卵数、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冷冻率、无可移植胚胎周期百分率、胚胎移植数和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顶体酶正常组的受精率、仅一个胚胎移植的周期百分率、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顶体酶异常组(P<0.01)。结论:顶体酶活性异常与精液常规分析各主要参数的异常密切相关,可导致体外受精率显著下降。顶体酶活性检测在IVF结局预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伤愈膜联合TDP照射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120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肋骨断裂处贴骨伤愈膜,再用TDP治疗仪照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用肋骨带固定。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止痛效果明显;对照组愈合时间长,止痛效果差。两组疗效观察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伤愈膜联合TDP照射治疗肋骨骨折的疗效确认,其方法简便、实用、经济,患者容易接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小鼠胚胎进行植入前胚胎活检的研究。 方法 通过输卵管冲洗 ,获得 4~ 8细胞期胚胎 ,用“一”字机械法和化学法分别对 4、8细胞的胚胎进行活检后继续培养 ,比较其囊胚形成及孵出情况。 结果 “一”字机械法胚胎活检后胚胎的囊胚形成率 (4细胞期 78 8% ,n =6 6 ;8细胞 99 0 % ,n =10 0 )、囊胚孵出率 (4细胞期 84 6 % ,n =5 2 ;8细胞期 94 9% ,n =99) ;化学法胚胎活检后胚胎的囊胚形成率 (4细胞期 74 1% ,n =5 8;8细胞期 92 9% ,n =12 7)、囊胚孵出率 (4细胞期88 4 % ,n =4 3;8细胞期 95 8% ,n =118)。两法均与未活检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两者的囊胚形成率、囊胚孵出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细胞数越多越有利于胚胎进一步发育 ;而是否活检与活检方法对胚胎发育潜能无显著影响。 结论 用“一”字机械法在小鼠胚胎 4或 8细胞期进行单个卵裂球活检 ,不影响胚胎的发育 ,是一种较好的胚胎活检方法。  相似文献   
5.
人精子体外获能最佳时间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精子获能时间对精子活力的影响,以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体外受精.本文对59例准备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病人丈夫精液进行洗涤,观察获能,于1、3、6、24、48h检测精子活率与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活率(M)、活力良好精子百分率(a+b%)、活力指数(AI)在6h内无显著性变化;而高活力精子(a%)在6h前显著增加.这些结果提示:精子体外受精前需要3~6h的获能时间.  相似文献   
6.
胚胎质量对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胚胎质量对体外受精 (IVF)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 1 998年 6月~ 1 999年 6月间的 1 6 2对夫妇 ,1 95个周期的平均年龄、卵裂率、卵裂球构成比、胚胎形态、移植胚胎数、内膜厚度、种植率及多胎妊娠率进行了分析。结果 :妊娠周期与非妊娠周期的平均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胚胎受精率 (74.7%∶ 6 3.5 % )、卵裂率 (74.8%∶ 6 8.1 % )、全部 I级胚胎移植数 (6 0 .4%∶ 43.7% )、至少 1个 I级胚胎移植数 (39.6 %∶31 .7%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卵裂球数构成比、移植胚胎数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0 .0 1 ) ;内膜厚度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而正在妊娠 /活婴组与流产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仅不同 I级胚胎移植数的多胎妊娠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0 .0 0 5 )。结论 :根据本实验室结果认为 ,形态学可作为评定胚胎质量的参数 ,但一旦临床妊娠 ,根据形态学评定的胚胎质量并不影响妊娠的结局。I级胚胎移植数与多胎妊娠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建立:用双色FISH检测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方法。方法: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取适量精子标本用EDTA/PBS处理,然后用二硫苏糖醇(DTT),使精子去凝集。固定后滴片,然后与双色荧光直接标记探针杂交。结果:在OLYMPUS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清楚看到精子头部的蓝色杂交信号,头部有1个绿色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X染色体精子(X精子),有1个红色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Y染色体精子(Y精子)。精子头部有2个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染色体数目异常精子。结论: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可以用于测定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种植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diagnosis,PGD)是产前诊断的一个非常早期的形式,它在种植前便去除了携带有严重遗传病的胚胎。1968年,Edwards和Gardner最先提出了产前诊断的思路。1989年第 1例种植前遗传学诊断 PGD的胚胎出生。目前,世界上大约有50多个中心开展了PGD,能够诊断多种遗传病。1PGD的应用 PGD应用在许多种遗传病诊断,有些是单基因病,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囊性纤维病、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Tay Sa…  相似文献   
9.
精子形态与体外授精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子形态与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480对接受IVF-ET的男方精液进行分析,观察精子形态对IVF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冷冻率、着床率、妊娠率、流产率等的影响.结果 随着精子正常形态率的降低,精子的质量逐渐下降,其密度、活动率,活动力都有显著下降(P<0.01);精子形态对卵子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有显著影响(P<0.01),但对辅助生殖中的其它参数,如卵裂率、胚胎冷冻率、着床率、妊娠率、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 精子形态在IVF中的作用主要是影响其受精率及胚胎的发育潜能,而对IVF妊娠的结局无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精子膜表面抗精子抗体与精液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子膜表面AsAb导致男性不育的机制。方法 对102例不孕夫妇的丈夫精液进行混合球蛋白反应试验(MAR),其中48例同时进行了血清AsAb的检测。结果 48例同时进行MAR和ELISA的不育男性,精液MAR阳性率为14.6%(7/48);血清ELISA阳性率为50%(24/48)。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102例进行MAR检测的不育男性中,随着精液量、密度、存活率、活动力、畸形率的变化,精子膜表面AsAb的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精子膜表面AsAb阳性与否分成两组组间的病人年龄、精液量、密度、存活率、活动力、畸形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ELISA阳性率过高,不宜用于不育男性免疫因素的检测;精液精子膜表面AsAb并不影响精液分析的各项参数。因此,精液各项参数的分析对于男性免疫因素不育的筛查没有太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