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S1抗原检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HBVPre-S1抗原、HBV标志物和HBVDNA的关系,并探讨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574例HBV感染的患者血清,用全自动酶免仪(TRITURUS)检测HBV标志物及Pre-S1抗原(Pre-S1),对其中73例采用PCR实时定量荧光检测技术作HBV DNA检测,同时对HBV标志物均阴性的正常健康人70名也进行了Pre-S1的检测。结果574例HBsAg阳性患者中,Pre-S1检出率为54.5%,HBeAg检出率为23.9%,Pre-S1的检出率较HBeAg高(P<0.01)。Pre-S1与HBV DNA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与HBV DNA的检出率有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Pre-S1与HBeAg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re-S1较HBeAg更敏感地反映HBV的复制情况,与HBV活动性复制关系密切,可作为乙型肝炎(乙肝)传染性筛选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粤东地区男性不育人群与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的关系和临床应用。方法:以PCR体外扩增和电泳检测技术检测粤东地区男性不育人群的Y染色体AZF微缺失情况。结果:实验组(46例)8例Y染色体AZF微缺失,对照组(10例)Y染色体AZF15个位点无缺失。结论:Y染色体AZF微缺失是造成男性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的病因之一,对男性不育人群进行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2000-2004年我院临床输血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临床输血及血液成份的使用趋势。方法收集我院2000—2004年全部门诊及住院病人的临床用血资料并进行统计。结果我院临床成份用血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手术用血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非手术用血比例则呈上升趋势。结论合理、科学用血,提倡临床成份输血,节省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血液指标常规检测结果及意义。方法:血常规用BECKMANCOUTERACTdiff检测;生化肝、肾功能用BECKMANCOULTERCX9检测;乙肝三对、抗HIV、抗HCVET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检测。结果:孕妇产前血液指标常规检测能够发现各项异常指标;结论:孕期进行血液指标常规检测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以提高围产期的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对比医院2004—2006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情况。方法用VITEK—AMS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菌种和药物试验,同时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检测。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检出率在2004、2005、2006年分别为20.5%、34.1%、41.9%,新生儿科连续3年产ESBLs检出率最高;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产ESBLs菌株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复方新诺明有极高耐药性,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医生应慎重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减少产ESBLs菌株的产生,防止其暴发与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医院骨伤和烧伤患者开放性伤口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用VITEK—AMS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菌种和药物试验,对菌种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检测。结果开放性伤口感染病原菌分离率最高的为铜绿假单胞菌(18.9%),其后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3.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1%)、金黄色葡萄球菌(9.5%)、克雷伯菌属(7.2%)和真菌(6.9%)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32.5%和6.5%;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已有较高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结论了解开放性伤口感染病原菌的组成结构及其耐药变化趋势,可加强抗感染治疗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为临床取得最佳的感染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汕头地区男性不育人群中原因不明的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及与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的关系。方法以PCR体外扩增和电泳检测技术检测汕头地区男性不育人群的Y染色体AZF微缺失情况。结果患者组179例中检出25例Y染色体AZF微缺失,对照组(20例)Y染色体AZF15个位点无缺失。结论Y染色体AZF微缺失是造成男性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的病因之一,对本地区男性不育人群进行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总结4年来在本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以伤口感染为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用VITEK—AMS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菌种和药敏试验,对菌种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伤口感染病原菌分离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6例(18.8%)、大肠埃希菌36例(18.8%)、肠杆菌属30例(15.6Voo)、肺炎克雷伯菌28例(14.6%)、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18例(9.4%)、真菌10例(5.2%)等。结论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对临床医生诊治疾病、合理用药和预防感染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抗核抗体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测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检测抗核抗体谱即 ANA,抗 ds- DNA及抗 ENA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ANA用免疫荧光法 ,抗 ds- DNA用金标法 ,抗 ENA用免疫印迹法。结果 :ANA在 SL E,RA,AIH,ITP,SS,GN,PSS的阳性率分别为 92 .6 % ,33.3% ,6 2 .5 % ,5 0 .0 % ,80 .0 % ,2 0 .0 % ,75 .0 % ,明显高于正常人 4 .0 %的阳性率 [1 ] 。抗 ds-DNA对 SL E阳性率为 74 .0 % ,特异性为 95 .0 %。抗 ENA谱对鉴别病种意义很大 ,其中抗 Sm对 SL E,抗 Scl- 70对PSS的诊断特异性达 10 0 .0 %。结论 :AN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的一类抗体 ,可作为初筛指标。抗 ENA谱鉴别病种价值较大 ,抗 ds- DNA可作为 SL E治疗和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疑似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450例妇女进行HPV基因分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DNA杂交技术检测450个HPV临床样本,并进行分型。结果:450例样本中,HPV感染者298例,阳性率66.2%,检出高危基因型(HPVl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和MM4型)158例,约占感染者的53.0%;检出低危型(HPV6、11、42、43和44型)140例,约占感染者的47.0%。在检出类型中既有单一,又有混合型感染。结论:DNA杂交技术检测HPV基因分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好,可作为宫颈癌初筛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