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肝动脉插管大剂量顺铂“双路化疗”治疗晚期肝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6年3月至1988年3月,对25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及5例转移性肝癌进行了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大剂量顺铂灌注,全身经静脉给硫代硫酸钠解毒的“双路化疗”,顺铂剂量,第一疗程为80~100mg/m~2,第二疗程为120~150mg/m~2加硫代硫酸钠解毒。治疗前后水化及甘露醇利尿。结果:经体检、B超、CT、肝血管造影复查,25例原发性肝癌中,12例肿块缩小25~50%或造影显示肿块供血主干变细,瘤体血管减少,部分血管闭塞,肿块缩小,肿瘤内出现坏死,呈低密度透亮区。5例转移性肝癌,4例出现上述改变,总有效率为53%(16/30)。毒性反应不严重,无严重肾毒性及白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3.
1986年3月至1988年3月,共对14例晚期肺癌、18例肝癌进行了动脉灌注大剂量顺铂及静脉给硫代硫酸钠(STS)解毒的“双路化疗”,共58个疗程。同时收集主动脉血(肺癌)及下腔静脉血(肝癌)做药动学研究,这些血样本相对地代表器官局部血样。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总铂含量,测定结果,血浆中总铂浓度变化符合二房室模型。局部与全身血浆药动学资料结果:1局部器官血中总铂峰浓度高于外围;2局部器官血中总铂曲线下面积比外周血药水平:肺高2.3倍、肝高3倍;3局部器官血中总铂曲线下面积随DDP剂量增大而增大;4当合用STS时,铂的清除率也明显增高,故在DDP同等剂量时其曲线下的面积减小;5当合用STS时,肾脏对铂的排除功能增加,但也发现肾对铂的排泄可能有一阈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应该首先了解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改进治疗方法。为此本文通过病史分析,了解某些因素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本文收集上海肿瘤医院11年来(1952.7~1963.6)经手术治疗的738例乳腺癌,其中根治术513例,胸膜外扩大根治术210例,单纯乳房切除术15例。738例手术中无一例死亡。男性8例(1%),女性730例。年龄26~83岁,以45~50岁为最多。730例中,除去双侧乳腺癌14例  相似文献   
5.
陈明津  庞瑞麟 《癌症》1990,9(3):178-181
自1986年12月至1988年3月,共对20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肺癌进行了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动脉灌注大剂量顺铂,全身经静脉给硫代硫酸钠解毒的“双路”化疗。顺铂剂量:第一疗程为100mg/m~2,第二疗程为150mg/m~2,加静脉给硫代硫酸钠。 治疗前后水化及甘露醇利尿。 结果:6例小细胞肺癌,5例达部分缓解;14例非小细胞肺癌,2例达完全缓解,10例达部分缓解。有效率为85.7%(12/14)。 毒性反应不严重、无一例因肾毒性或白细胞减少而停止治疗。  相似文献   
6.
DDP的胃肠反应较为严重,恶心呕吐几乎100%,约6%的患者因此而拒绝治疗。对化疗所致呕吐近来的文献报道,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是预防DDP所致呕吐最有效的药物有实验证实654—2可增强DDP的抗癌活性,而对预防DDP所致呕吐的作用尚无报道。 我们自1985年9月至1986年6月,对接受高剂量DDP化疗的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比较654—2与皮质类固醇药物的抗呕吐效果。  相似文献   
7.
晚期肺癌在治疗上仍是一个难题。一般采用放疗、化疗、手术或放疗加化疗的综合性治疗,但疗效甚差。由静脉给药,药物首先到达全身,包括骨髓和消化道,毒性反应大,疗效差。由肿瘤营养动脉给药,形成肿瘤局部药物高浓度,增加了肿瘤的药物暴露,故可提高疗效。本文就插管技术,造影表现的疗效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采用高剂量顺铂(DDP)动脉灌注“双路”化疗治疗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中晚期恶性肿瘤,其中原发或转移性肝癌5例,Ⅲ-Ⅳ期乳腺癌3例。每例进行1—2疗程,DDP剂量第一疗程单一用药80—100mg/m~2。第二疗程120—150mg/m~2加用硫代硫酸钠(STS)解毒。DDP治疗前后水化甘露醇利尿。单用DDP动脉灌注时,血清肌酐一过性升高,而DDP+STS时未见明显改变。结果:5例肝癌中:1例完全缓解,3例部份缓解,1例稳定,3例乳癌均部份缓解。  相似文献   
9.
皮肤粘膜黑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口唇、口腔粘膜和肢体末端皮肤有黑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家族性三大特征。1986年Hulchinson首先报道一对孪生女孩的口唇上均有黑色素斑,其同事Weber又在1919年报道了其中之一在20岁时死于肠套叠。1921年Peutz报道一家三代人中曾有7例患小肠息肉病伴口唇有颊膜黑斑。1949年Jegher详细描述了本病,认为是一种孟德尔显性遗传病,以后本病就被称为Peutz-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寻注射用头孢美唑钠辅助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支原体肺炎并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的价值。方法13例支原体肺炎并胸腔积液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阿奇霉素组(6例)和阿奇霉素+头孢美唑钠组(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止咳、化痰、雾化、退热、糖皮质激素药物等基础方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阿奇霉素组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阿奇霉素+头孢美唑钠组患者接受注射用头孢美唑钠辅助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阿奇霉素+头孢美唑钠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阿奇霉素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阿奇霉素+头孢美唑钠组患者C反应蛋白、白介素-8、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8.51±1.44)mg/L、(0.31±0.05)ng/ml、(0.53±0.11)ng/ml,均明显低于阿奇霉素组的(31.38±4.46)mg/L、(0.62±0.12)ng/ml、(2.78±0.36)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头孢美唑钠辅助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支原体肺炎并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