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弥可保肌肉注射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对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方法有自觉症状并双膝反射消失的确诊糖尿病病人30例,肌注弥可保500μg/d,持续4周。治疗前后检测左侧下肢腓总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对结果进行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30例病人的左侧下肢腓总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加快(P<0.05)。自觉症状消失的为20%;明显减轻的为40%;减轻的为33.3%,膝反射出现的有60%。未发现副作用。结论弥可保肌肉注射能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未发现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情绪障碍(抑郁、焦虑障碍)及认知障碍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五官科就诊的120例老年患者,应用多导睡眠图仪(PSG)进行监测,按严重程度分组:对照组(无SAS)30例、轻度组23例、中度组48例、重度组19例,分别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评分,比较各组数据的差异。将同期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存在情绪障碍的90例患者和存在认知障碍的90例患者,按年龄分组:59岁以下组、60~74岁组、75岁以上组,分别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评分,并应用多导睡眠图仪进行监测,了解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严重程度。结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不同严重程度分组间各项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评分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情绪障碍患者部分并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发生比例和严重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而与量表评分无明显关系(P〉0.05);认知障碍患者多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发生比例和严重程度与年龄及量表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存在情绪障碍和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3.
肿瘤坏死因子腔内注射治疗癌性体腔积液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们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NF)作腔内注射治疗癌性体腔积液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洁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43~75岁,平均63岁。其中肺癌3例,食管瘤3例,肝癌卫例,乳腺癌1例。所有病例均伴体腔积液。其中1例食管癌伴心包积液,l例肝癌伴胸腹腔积液,其余病例伴胸积液。除1例积液呈桔黄色外,均为血性,病理细胞学检查癌细胞全部阳性。1.2治疗方法: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每次50万单位(心包腔为20万单位)作体腔内注射,每3天1次,至积液消失后,改为每次50万单位,每周卫次。2结果经治疗后,所有…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神经电生理学在帕金森病病人的研究中 ,发现该病病人有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视网膜电图、脑电图及肌电图等多种神经电生理异常 ,这些异常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紊乱有关。各种电生理的异常说明帕金森病病从除锥体外系外 ,还存在其它神经功能通路的损害。根据这些电生理的异常改变将对进一步了解帕金森病的实质起积极的意义 ,也有助于对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病情演变、治疗评估及预后等做出相关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施普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差异。方法:将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本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3组各50例,均应用施普善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小剂量组应用施普善10ml/d,中剂量组应用施普善30ml/d,大剂量组应用施普善50ml/d,分别于发病后48h内、治疗20d后对3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比较3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3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大剂量组优于中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3组临床疗效比较,大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高于小剂量组。结论:施普善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有效,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的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auditoryevokedpotential,BAEP)在早期诊断聋哑的意义。方法:使用英国OXFORD公司的034W11B-V4.0多媒体肌电/诱发电位仪对238例有听力和/或言语障碍的儿童进行BAEP检测。结果:有新生儿窒息史、早产等高危因素的25例,异常20/25,其中11/20属周围性损害。曾使用耳毒性药物8例,异常6/8。有聋哑家族史2例,异常1/2。不明原因203例,异常168/203。结论:BAEP运用于常规检测,对早期诊断聋哑,监测神经系统和听觉系统康复进程,协助评价治疗效果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PD)是否存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损害。方法P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15例。使用英国OXFORD公司的Medelec034W11B-V4.0多媒体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主要观察Ⅰ、Ⅲ、Ⅴ波的峰潜伏期(PL),及Ⅰ-Ⅴ、Ⅰ-Ⅲ、Ⅲ-Ⅴ波的峰间潜伏期(IPL),双耳PL及IPL的耳间差(ILD),Ⅴ/Ⅰ波幅比值,及波形分化。结果PD患者BAEP异常率为3/15。异常者3例均Ⅲ-Ⅴ/Ⅰ-ⅢIPL>1。PD组Ⅴ波PL、Ⅰ-Ⅴ波IPL、Ⅲ-Ⅴ波IPL分别为(5.82±0.4)、(4.08±0.3)、(1.91±0.29)ms,对照组分别为(5.50±0.27)、(3.86±0.28)、(1.68±0.16)m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D组的Ⅴ/Ⅰ波幅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D组BAEP异常率与性别、年龄及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存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中枢段(高位脑干)损害,与年龄、病程等无关。BAEP检查可早期发现这一损害,可能作为评定PD患者病情敏感而客观的指标。R  相似文献   
9.
聋哑儿童238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听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日坚  马婉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3):1985-1985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是通过给声刺激使相应神经系统产生电活动,其记录的电活动来源于耳蜗神经至脑干。BAEP能客观反映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状态并代表纯听力图1000—4000Hz范围的听敏度,能客观反映外周听敏度和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神经传导能力。在80dB的声刺激下,正常时Ⅰ,Ⅲ,Ⅴ波应100%出现,又由于BAEP的阈值的测出不需要受检主观感知,因而更适合婴幼儿客观测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阐明补钙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9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钙补充尔奇600 mg/d;对照组45例,不予钙剂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血压、血清钙和尿钙水平,连续观察3月并记录Barthel指数积分.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收缩压水平( 132.2±19.3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水平(81.6±9.6)mm Hg,尿钙水平(6.45±1.23)mmol/24 h,Barthel指数积分(87.9±8.3)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血压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而尿钙、Barthel指数积分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结论 通过合理补充钙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