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成海 《广西医学》2001,23(5):1033-1035
目的 :探讨二尖瓣血流主要参数与室间隔厚度的关系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多普勒超声测量 10 2例高血压患者的室间隔厚度及二尖瓣血流主要参数。其均数与国人文献正常参考值相比较 ,并把室间隔厚度分别与二尖瓣血流主要参数作直线相关分析 ,求出相关系数。结果 :室间隔厚度只与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 (APFV)有显著的正相关 (r =0 47,P <0 0 1) ,而与其余各参数无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尽管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 ,提示左室损害 ,但与左室舒张功能损害不一定有内在联系 ,而可能与年龄偏大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对少见先天性心脏病 (CHD)诊断的认识 ,把一组少见CHD的超声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 :本组大部分少见CHD超声表现都有特征性 ,都可根据其特征作出诊断 ,提示大部分少见CHD都可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作出诊断 ,一般不需要损伤较大的心血管造影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前超声定位和体表标记法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方法 选取68例经超声检查已明确显示病变阑尾的患者,在超声观察下用防水色笔描记阑尾在腹壁相应体表投影的整体形态,手术切口3cm限定于阑尾的体表投影处,将超声定位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68例,术前超声对病变阑尾的定位均与手术所见相符,其中阑尾盆位14例,盲肠下位13例,盲肠后位11例,回盲前位14例,回盲后位11例,异位阑尾5例。术前超声定位使阑尾切除手术操作方便,明显缩短了术中寻找阑尾的时间,患者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结论 术前超声定位为症状典型和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及外科处理提供了客观的影像依据,有助于手术医师在阑尾切除术中快速找到阑尾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和经颅多谱勒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方法:8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谱勒超声及经颅多谱勒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彩色多谱勒超声示2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颈动脉或(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55例有颈动脉或(和)椎动脉斑块,但不伴管腔狭窄。70例经颅多谱勒异常,表现频谱形态、流速、声音的异常。结论:彩色多谱勒超声及经颅多谱勒联合应用可以互为补充,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颈超声检查在鼻咽癌及其颈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CT作为参照,对4例病理已确诊为鼻咽癌的住院患者进行鼻咽部和左右侧颈部超声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检查时头略向对侧倾斜,以腮腺及咽旁间隙作为透声窗,取下颌角和乳突间的耳垂下斜横断面和下颌骨升支旁的斜冠状切面显示鼻咽部,测量病理情况下鼻咽部软组织的厚度或肿块的范围,观察其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然后再用高频探头检查左右侧颈部,并对肿大的淋巴结测量记录。结果4例患者显示6个病灶,其中单侧病灶2例,双侧病灶2例。病灶中低回声4个,中等回声2个,实质性回声6个,夹杂液无回声区1个;声像图表现鼻咽部软组织增厚4个,鼻咽部肿块2个;超声提示4例颈部淋巴结均肿大。结论经颈超声扫查可观察到鼻咽癌相应的鼻咽部软组织异常增厚或肿块的声像表现,有助于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浅表肺和胸膜病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引导下经皮穿刺对浅表肺和胸膜病变进行活检及病理诊断,以提高超声声像图分析诊断准确性.方法对82例患者先行超声扫查,确定病变部位,记录病变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活动度、胸膜变化等指标,消毒局麻后超声定位引导穿刺针进入病变中心,取材组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行常规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超声定位引导穿刺活检(18 G针)病理组织学诊断率达81.7%(67/82);细胞学诊断率60.9%(50/82).术后仅有2例患者2.4%(2/82)出现轻度咳嗽伴有少量血痰,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均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病理诊断肺癌18例,超声显示病变呈类圆形低水平回声或中等回声;病理诊断局灶性肺炎性实变47例,超声表现为片状或楔形的低回声及双线状强回声;病理诊断肺结核瘤12例及肺炎性假瘤4例,超声显示病变均呈类圆形的低回声表现,肺结核瘤部分病变内可见强回声钙化灶;病理诊断肺错构瘤1例,超声显示病变呈欠均匀的弱回声团.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对浅表肺和胸膜病变进行组织学穿刺活检,可快速明确诊断,超声与病理对照检查有利于提高超声声像分析诊断准确性并对临床选择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超声能观察显示不明性质的83例肺部病变行超声引导下用穿刺活检。超声检查确定病灶部位后,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针进入肺部病灶的边缘取活组织,将组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83例肺部病交取材病理阳性78例,阳性率为93.98%,其中周围型肺癌51例,肺结核瘤14 例,肺炎性假瘤9例,肺炎性实变4例,胸膜闻皮瘤3例,狼疮肺1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术后并发症为2.4%(2/83)。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为临床提供了有助于明确病因的诊断依据,对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和判断预后均有重要价值和指导作用,而且费用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UCG)检测并诊断90例SDHVD(病变组)和90例非SDHVD(对照组),结合心电图检测诊断,对照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作组间比较,并将SDHVD作为心律失常的暴露因素,作SDHVD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比值比(OR)分析。结果:SDHVD患者的心律失常及其中的窦性心动过缓、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心律失常发生于SDHVD患者比非SDHVD高7.7倍(OR=7.7,P<0.001)。结论:SDHVD较易诱发心律失常,特别是窦性心动过缓 和房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9.
陈成海 《微创医学》2001,20(6):784-785
目的探讨肺动脉直径(PAD)及血流频谱(PAFS)部分指标的改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T)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对HT患者(HT组)和正常对照组(NS组)先后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CDUCG)测量PAFS的峰值流速(PFV)、射血时间(ET)、加速时间(AT)、AT/ET比值及主肺动脉内径(MPAD)、右肺动脉内径(RPAD)和X线心脏平片测量右下肺动脉直径(RIPAD),把各测值在HT组与NS组间作t检验,又把在肺动脉高压中有联系的测值在HT组中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肺动脉扩大、PFV增加、AT缩短、AT/ET比值变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0.001),而在肺动脉高压中几种有联系的测值的相关关系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HT患者的肺动脉扩张是一项较敏感反应HT继发心大血管改变的指标,PAFS的PFV增大、AT缩短及AT/ET比值减小是反映心脏高动力循环状态的指标,而与肺动脉高压不一定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超声对其检测可对多种疾病作出评价及预后,临床应用广泛。该文对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