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文灏  陈康银 《重庆医学》1995,24(3):159-159
现将1988年以来112例老年糖尿病中以慢性并发症为初发表现被各种收治的70例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巯甲丙脯酸对慢性肾炎蛋白尿作用的观察宁德地区第二医院张辉跃,陈康银,李峰本文探讨巯甲丙脯酸对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作用。48例慢性肾炎普通型患者,随机分治疗和对照两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治疗前轻度贫血,尿蛋白+~++、定量<2g/24h,血压及肾...  相似文献   
3.
4.
老年糖尿病60例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糖尿病病理特征表现为微血管病变。我们通过对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测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呈明显高粘、高聚状态,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检测对象 对照组选择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慢性肺心病等疾病的健康老年人20名,其中男15名、女5名,平均年龄60岁(50~70岁),空腹血糠4.2±0.3mmol/L。检测组按WHO(1980)标准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的门诊和住院老年病人60例,其中男4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1.5岁(60~63岁),空腹血糖11.3±1.8mmol/L。  相似文献   
5.
肠预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泻或二者兼而有之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为主要表现的症侯群。临床上易误诊为炎症性腹泻而长期服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加剧原有症状。瑰将26例误诊情况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女16例,男10例;年龄25~65岁。症程最短3个月,最长18年。10例以腹泻为主要表现,7例腹痛伴腹泻,5例腹痛为主,4例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尿酸水平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血液风湿科治疗的SLE患者,共210例,其中男14例,女196例。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国际合作诊所/美国风湿病学会(SLICC/ACR)损伤指数SDI对疾病损害程度、疾病持续时间、代谢综合征并发症和狼疮性肾炎进行评估,根据患者有无肾损伤,将其分为有肾损伤组(Y组,182例),无肾损伤组(W组,28例)。运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肾损伤风险。结果两组尿酸、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肾损伤的最佳临界值为5.5mg/dL,曲线下面积(AUC)为0.776,灵敏度为68.8%,特异度为87.1%。基线尿酸水平与肾损害具有一定相关性,将尿酸作为连续变量时,单变量分析的风险比为2.24,95%CI为1.50~3.34,P0.001;多变量分析的风险比为2.82,95%CI为1.05~7.57,P=0.040。将尿酸作为二分类变量时,较高的尿酸水平(5.5 mg/dL)与肾损伤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SLE患者存在尿酸水平的异常变化,较高的尿酸水平会增加SLE患者发生肾脏损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D-二聚体(D-D)和25羟维生素D3〔25(OH) D3〕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D-D水平,检测IL-6、25(OH) D3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6、D-D、25(OH) D3水平,并分析IL-6、D-D、25(OH) D3与关节肿胀数(SJC)、关节压痛数(TJC)、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IL-6、D-D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25(OH) D3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 05);高度疾病活动期患者血清IL-6、D-D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疾病活动期、低度疾病活动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25(OH) D3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疾病活动期、低度疾病活动期和缓解期患者(均P0. 05);未接受治疗患者血清IL-6、D-D水平明显高于接受治疗患者,血清25(OH) D3水平明显低于接受治疗患者(均P0. 05); IL-6、D-D与DAS28评分、SJC、TJC均呈正相关(r0,P0. 05),25(OH) D3与DAS28评分、SJC、TJC均呈负相关(r0,P0. 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6、D-D水平明显升高,血清25(OH) D3水平明显降低,与患者疾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于人体内控制血液葡萄糖浓度的胰岛细胞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糖代谢障碍。其病理特征表现为微血管病变。我们通过对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表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呈明显的高粘、高聚状态。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检则对象:对照组,选择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慢性肺心病等疾病的健康老年人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60岁(50岁-70岁),空腹血糖4.2±0.3mmol/L,检测组,按IVHO(1980)标准确诊为Iki糖尿病的门诊和住…  相似文献   
9.
肝癌是世界上流行最广的十种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肝癌的死亡率仅决于胃癌和食管癌。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被应用于肝癌的诊断。但有些技术基层医院无法普及。本文就58例肝癌患者的血清SA、ALP、GGT、AFP联合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检测对象:对照组:正常健康人50例,急、慢性肝炎50例,肝硬化30例,其中男100例,女30例,年龄  相似文献   
10.
毛文灏  陈康银 《临床荟萃》1996,11(12):545-546
本文对33例长期发热原因不明的老年患者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男21例,女12例。干部、职工19例,居民,农民14例。年龄60~78岁。 1.2 临床特点 33例发热时间均持续2周以上,最短22天,最长155天。热型以不规则热和弛张热为主,分别为17例和13例,稽留热3例。体温最高39℃。伴随的其它症状有:恶心、呕吐13例,咳嗽10例,肝大8例,黄疸6例,上腹不适6例,贫血3例,腹痛2例。 1.3 辅助检查 33例均查三大常规、肝功能及血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