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研究抗RNA聚合酶Ⅲ抗体(Anti-RNApolymeraseamibodies,ARA)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sderoderma,SSc)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荷泽市立医院收治的SSc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是否处于活动期分为活动组40例(SSc活动期)和稳定组40例(SSc稳定期),另选择同期到菏泽市立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三组均接受自身抗体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ARA进行测定]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未对外周血CD4^+T、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T/CD8^+T比值进行检测),统计并比较三组ARA阳性率、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 T/CD8^+T比值,分析ARA与SSc患者重要脏器受累的关系、ARA与SSc患者疾病进程及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活动组ARA阳性奉15.00%(6/40)、稳定组ARA阳性率10.00%(4/40)均高于对照组的0.00%(0/40)(P<0.05);活动组CD4^+T细胞百分率、CD8^+T/CD8^+T比值均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CD8^+T细胞百分率则低于稳定组和对照组(P<0.05);稳定组CD4^+T细胞百分率、CD4^+T/CD8^+T比值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百分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ARA阳性者与ARA阴性者的肺间质病变情况、心脏受累情况、肾脏受累情况以及金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RNA聚合酶ID抗体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乎检测对SSc的临床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中抗RNA聚合酶Ⅲ抗体与弥散性硬化症患者内脏受累密切相关,CD4^+T细胞、CD8^+T细胞所占比例则与SSc的临床活动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总结35例MCTD的临床表现。结果:35例MCTD主要表现为雷诺现象32例(91%),关节炎29例(82%),手指肿胀25例(71%),发热19例(46%)。结论:MCTD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存在亚临床肾损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文献报道黄连素有降压作用,我们在临床上应用黄连素治疗Ⅱ期高血压48例,并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甲氨蝶呤(7.5 mg/周)、单用环磷酰胺(400 mg/2周)及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组(甲氨蝶呤7.5 mg/周+环磷酰胺400 mg/2周)。疗程24周,在0、6、12、24周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估。以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评价指标ACR20为主要疗效指标,ACR50、ACR70、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疗效指标、疼痛目视模拟测试表评分、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估、医生总体评价、压痛关节数、压痛关节指数、肿胀关节数、肿胀关节指数、健康评估问卷为次要疗效指标。结果在24周,联合治疗组改善达ACR20标准者为81%,高甲氨蝶呤组56%及环磷酰胺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达ACR50改善的患者比例高于环磷酰胺组(P〈0.05),与甲氨蝶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达到EULAR有效者为77%,高于甲氨蝶呤组48%及环磷酰胺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在压痛关节数/压痛关节指数、肿胀关节数/肿胀关节指数,疼痛VAS评分、ESR的改善程度高于甲氨蝶呤组(P〈0.05),在压痛关节数或指数、肿胀关节数或指数、疼痛VAS评分、PGA、医生总体评价、HAQ、ESR的改善程度高于环磷酰胺组(P〈0.05)。3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能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炎性指标,疗效优于单用。两者联合治疗安全耐受性好,与单用相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米诺环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和安全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的手段之一 ,国外有用四环素族药物治疗的研究 ,国内仅有个别报道[1] 。本文对我院门诊就诊的RA患者使用了米诺环素 (minocycline,MIN)治疗 ,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全部活动性RA患者共 5 4例 ,均符合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并符合以下标准中至少4项 :①休息时有中等程度关节痛 ;②晨僵时间 >1h ;③ 3个以上关节区肿胀 ;④关节压痛≥ 5个 ;⑤血沉 (ESR)≥ 30mm/…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8岁.1个月前患者在计划生育妇查中发现右侧卵巢囊肿,现持续性右下腹胀痛7h伴恶心、呕吐入院.查体:T38.5℃,P80次/min,R20次/min,BP15/10kPa,心、肺正常,右下腹明显的压痛、反跳痛.妇查:右侧附件内有鹅蛋大小的肿物。实验室检查:Hb110g/L,WBC11。0×10^9/L,N0.80,L0.20。B超示右侧附件区5.4cm×5.9cm,  相似文献   
7.
多肌腱端炎(polyenthesitis)是指肌腱、韧带或关节囊附着处多部位的炎性病变,临床并非罕见,但因查体不仔细或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往往误诊为关节炎。现将我科收治的13例多肌腱端炎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死因之一。传统的环磷酰胺(CTX)大剂量冲击治疗LN的方案,疗效较好,但存在诸多副作用。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近来有治疗 LN的报道。本文旨在比较LEF与CTX冲击治疗LN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多肌腱端炎(polyenthesitis)系指肌腱、韧带或关节囊附着处多部位的炎性病变,临床并非罕见,但因查体不仔细或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往往误诊为关节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杭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和抗Sa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542例RA患者随访1年,采用间接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USA)检测抗CCP抗体、AK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PF与Sa,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记录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不同关节受累及DAS28评分。结果4种抗体均阳性的早期RA为99%;任2种及2种以上抗体阳性的早期RA敏感性为83.0%,特异性为65.9%;Sa抗体/抗CCP抗体阳性的患者诊断为早期RA的敏感性77.8%,特异性80.5%;抗体均阳性和任1.2.3种抗体阳性及4种抗体全阳性患者的多关节肿胀及多个小关节受累的比率分别为48%、57%、59%、70%、70%和71%、71%、72%、76%、82%,抗体均阳性的患者中肘关节受累比例最大,占72%;关节肿胀及多个小关节受累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占比例最大。结论4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RA早期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