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LASEK 又称 EK,是由意大利 Rovigo 医院眼科中心 Mas-sino 于1997年在屈光手术过程中发明的一种针对高度数,角膜相对较薄的一种新的准分子激光近视眼治疗手术[1]。LASEK 基本原理是通过应用20%乙醇浸泡角膜上皮,使角膜上皮的基底细胞层与角膜前弹力层分离[2],制作角膜上皮瓣。由于乙醇对角膜上皮的刺激,患者术后疼痛感普遍较重,尤以术后72 h 之内更明显。有研究表明,除了手术及手术过程中的物理刺激,患者的精神状态、个性人格、注意力等心理因素是影响疼痛的重要因素[3]。为此,本文从缓解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角度出发,对 LASEK 手术患者进行以心理疏导为主的护理干预,并进行术后疼痛测评和满意度调查,取得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56例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采取及时治疗及精心护理,发现促进前房积血尽快吸收,及时的治疗、合理的体位、有效的心理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是达到最佳治疗护理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陈宗惠 《当代护士》2007,(11):54-55
对18例第四脑室肿瘤病人术前、术后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总结.术前做好患者和物品的准备,警惕枕骨大孔疝的发生;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重点做好呼吸道管理,引流管护理等,认为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呼吸道管理是其康复的重要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4.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pi-LASIK)是通过机械的方法,用钝性刀片完整地分离角膜上皮和角膜前弹力层,更好地保留角膜上皮的活性,术后反应较轻[1]。由于角膜神经分布丰富,患者术后疼痛感仍比较明显,尤以术后24 h 内尤甚。为了减轻 Epi-LASIK 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本科成立疼痛管理小组,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制定疼痛控制标准、运用恰当的止痛方法和疼痛控制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并进行术后疼痛测评和满意度调查,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