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1.
胫腓骨下1/3骨折在治疗上仍比较棘手,尤其是开放性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清创后用钢板髓内针内固定或石膏外固定,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着感染、钢板外露、骨不连、关节僵硬等弊端。自1996年至2002年12月,我们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下1/3骨折共89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三叶草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我科从1998年8月2004年5月的21例Pilon骨折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骨折类型:Ⅱ型15例、Ⅲ型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三叶草钢板内固定。结果: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疗效,优12例,良5例,可2例,差2例。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采用三叶草钢板治疗Pilon骨折,固定稳定,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993年7月至2005年10月我们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126髋,其中FicatⅠ期30髋,FicatⅡ期65髋,FicatⅢ期24髋,FicatⅣ期7髋。手术切开髋关节囊,切除股骨头周边增生的骨赘和炎性反应的滑膜组织,将股骨颈前外侧凿成与腓骨外径相应的骨槽,C臂X线机监视下沿骨槽深达股骨头软骨下区,凿刮骨坏死囊变组织,取髂骨松质骨填塞,将游离腓骨插入股骨头骨洞内,嵌入股骨颈骨槽内,螺丝钉或克氏针固定,吻合腓骨动静脉与旋股外动静脉。结果随访1-10年,优良率达82.5%。结论该手术可在直视下彻底清除坏死囊变组织和减压,同时植入新鲜松质骨,为坏死区再血管化清除障碍。植入的带血管游离腓骨可增加股骨头部的血供和支撑作用,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此术式可用于Ficat、和部分期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Pilon骨折术式选择及疗效。方法总结本院自2007年12月至2012年6月48例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其中14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26例有限切开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8例在固定腓骨后胫骨未行内固定,行石膏外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个月。疗效评价按Mazur评分,优23例,良15例,可8例,差2例。结论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根据骨折类型、软组织条件,灵活选择手术方式,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颈椎前、后路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方法治疗52例,后路减压方法治疗7例,前后路联合方法治疗13例。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一1年,记录术前与术后JOA评分、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恢复和重建情况,比较前、后路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有改善,前路减压方法治疗组JOA改善率为59.8%,后路减压方法治疗组为58.3%,前后路联合方法治疗组为59.4%。各手术组Cobb角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高度前路方法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路方法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与后路Cobb角、椎间高度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存在颈椎管狭窄表现的脊髓颈椎病手术治疗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关键在于合理选择适应证、充分减压并有效植骨。前路手术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恢复和重建优于颈后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内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山西省潞安集团总医院五阳医院自2004年3月至2010年3月对31例合并胫骨平台内外髁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 全部31例患者均进行了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8个月,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良29例,中3例,优良率93.5%,全部病例均获得骨性痊愈.有l例皮肤切口坏死,行皮瓣转移后治愈.结论 关节面解剖复位,塌陷处植骨、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内外髁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LISS钢板在治疗膝周复杂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对该类骨折复位及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5月~2008年4月收治的16例膝周复杂骨折患者均采用LISS钢板治疗,于术后4、8、12周随访观察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于术后4、8、12周及6个月、1年摄X线片显示骨痂生成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0~180min,平均85min;术中无输血,出血200~400ml。所有患者伤口全部Ⅰ期愈合,4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痂生成,骨痂生成量增多、骨折对位及力线均可,患肢功能恢复满足。病例随访平均13个月,骨均愈合。结论:LISS钢板具有角度稳定性、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膝周复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骨软组织恶性肿瘤的治疗一直是困扰骨科医生的难题。从1995年以来,对2例骨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行肿瘤根治术后,给予大剂量冲击化疗,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