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201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84年9月—1990年12月以来,运用上海市手术器械六厂生产的GF-I消化道管状吻合器行结肠与直肠下段端端吻合术26例,术后未发现吻合口瘘及狭窄,现报告如下。 男18例,女8例;年龄41—67岁。肿瘤距齿状线6~10cm者多侵犯直肠1/3~1/2周。  相似文献   
2.
3.
颈动脉体瘤,系颈动脉体发生的化学感受器瘤。我院自1962年11月至1978年9月治疗11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现将本病的诊断和治疗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在10~45岁之间,最小10岁,最大45岁。全部为单侧发病,右6例,左5例。病程2~14年,平均5.5年。4例在外院曾做  相似文献   
4.
胃冠状静脉栓塞加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直视下行胃冠状静脉栓塞加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38例,1例因肺动脉栓塞术中死亡,1例胃粘膜糜烂出血,术后17天死亡。36例康复出院,随访21-82个月(平均60个月),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6例,胃粘膜病变出血3例,死亡11例,目前生存25例,无肝性脑病,肝功正常,脾亢消失,恢复良好,本文讨论了该术式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以及预防肺动栓塞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肠—腔静脉桥式分流术能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控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分流后,门、体静脉之间能维持一定的压力差,有利于保持分流通畅;肝窦压力降低,有利于腹水消退;可同时切除增大和机能亢进的脾脏;手术死亡率低。因此,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较好的手术方式。我们主要采用自体静脉移植,有利于保持通畅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正常胃粘膜免疫BALB/c小鼠,用细胞杂交技术制得2株单克隆抗体,即MGf_1和MGf_2。这两株抗体能与正常胃粘膜细胞发生强阳性反应,本文称MGf_1识别的物质为MGf_1S,称MGFf_2识别的物质为MGf_2S。用ABC免疫酶标组化法发现胃癌细胞内MGf_1S和MGf_2S出现显著减少甚至完全消失。本文讨论了这种现象在细胞癌变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正> 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有脾切除术,门奇断流术和门体分流术。国内外报道各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及评价尚不一致。本文报告25年来我们采用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脾肾静脉端侧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110例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用直径18mm的国产Dacron人工血管,经肝前途径建立下腔静脉-右心房转流,解除下腔静脉梗阻和肝静脉回流障碍。共治疗5例。分流使下腔静脉压平均降低1.29KPa(13.2cmH_2O),门静脉压降低0.75kPa(7.64cmH_2O),人工血管压接近下腔静脉正常压力。术后随访3~17个月,全部病人临床征象消失或减轻。1例术后10个月行下腔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9例假性动脉瘤的诊治体会。其中男16例,女3例,平均年龄40.3岁,病程1~72个月,平均8.6个月。发病诱因以医源性损伤为主,占13例(慢性肾衰血透11例,穿刺造影2例)。假性动脉瘤大多数位于四肢动脉,有17例。大多数假性动脉癌,根据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不难作出诊断。但部位深、瘤体大、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者要高度提高警惕,需借助B超、PVL、血管造影等方法来进一步明确诊断。诊断一经确定,外科手术为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式的选择应根据瘤体的部位、大小、有无合并症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并结合患者全身情况来决定。本组19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除1例术前合并严重感染,且术后感染未能有效控制,反复发生大出血死亡外,其他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