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不良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间我院接治的84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不良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成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门诊就诊的11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自我效能量表测定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量表信度系数为0.83,应用SPSS10.0处理所有数据资料。结果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均值为16.8±2.4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抑郁、病情、焦虑、年龄是影响因素。结论在设计和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时,应重视高血压患者的抑郁、病情、焦虑和年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5月间某院收治的120例患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护理方法是常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简称SAS评分)均明显下降,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降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一般心理会比较焦虑,而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很好的改善这种情况,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诊重度低血糖昏迷误诊发生的原因,及其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9例发生重度低血糖昏迷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40)和对照组(n=39),干预组患者在康复出院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1年后的低血糖昏迷发生情况.结果 本院79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失语、意识障碍而全部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外,其中52例患者原有糖尿病史,因未相应减量而致患者低血糖昏迷.27例患者发病前原无糖尿病史,临床表现症状类似脑血管意外,致低血糖昏迷的原因是给予不适当静滴能量合剂.院后给予相关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低血糖昏迷再发生率明显降低,达2.5%,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明显升高,达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血糖昏迷多是以急性起病为表现,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外,提高对低血糖的认识和诊断,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加强康复后的指导和护理干预,及时调整对患者降糖药物的治疗,可显著降低低血糖昏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和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探讨其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28名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和20 例健康对照儿童,采集外周血清,并行腰椎穿刺收集脑脊液,利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和脑脊液中TNF-α水平。经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待临床症状控制后,再继续检测外周血和脑脊液中的TNF-α含量。并观察其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我们发现28例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TNF-α水平明显比健康对照组增高(P< 0.005)。而两组之间外周血中的TNF-α水平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 0.01),表现为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TNF-α显著升高。经过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TNF-α浓度比疾病发作时比较明显下降(P< 0.05),并接近健康对照者。结论 TNF-α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中明显升高。可能是由于细菌脂蛋白直接刺激诱导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分泌TNF-α,并参与脑脊膜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