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GV)是加德纳菌属中唯一的一个菌种。该菌为阴道正常菌群,但若过度生长,可引起乳酸杆菌大量减少,造成阴道微生态失衡和阴道分泌物性质改变,可引发非特异细菌性阴道炎。GV现被认为是与性传播有关的病原菌,除引发非特异细菌性阴道炎外,还可引起绒毛膜炎、子宫内膜炎、急性输卵管炎、术后感染、羊水感染、不孕症、早产以及新生儿败血症等。但关于该菌作为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报道却较少见。为此笔者对近两年我院临床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细菌培养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期了解GV作为病原菌在细菌性尿路感染中的地位.同时通过GV对各种抗生素的体外耐药性研究,给临床针对GV感染的经验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一般血培养阴性的病例中,除可能是病毒、真菌、支原体以及原虫等引起感染外,还可能由厌氧菌与L 型细菌造成感染,而后者在一般培养条件下不能生长.为此我们对113例血液标本做了需氧性细菌、厌氧菌和L 型细菌等方法培养,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探讨陈俊根朱燕彬王以立沈黎孙静(鼓楼医院,南京210008)关键词病原菌腹泻粪便目前,腹泻患者粪便的培养,常规使用SS琼脂培养基,主要检出志贺菌和沙门菌。对病原性弧菌、气单胞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甚为忽视,故易被漏...  相似文献   
4.
血培养中183株细菌L型菌的菌种分布南京市鼓楼医院(210008)陈俊根,沈黎细菌L型就是细菌的细胞壁缺陷型。本文报道血培养中L型细菌经返组后再鉴定其菌种,以探讨L型菌菌种在血培养中的分布情况。一、标本来源凡做血培养的病人同时做L型菌培养。严格无菌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938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检出以痰标本居多。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逐年增加,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对其他多种抗生素耐药严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上升迅速,且以ICU为主。结论临床对鲍曼不动杆菌引起医院感染应高度重视,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不同赋形剂氢氧化钙抑制白色念珠菌的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赋形剂的氢氧化钙糊剂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效果。方法采用常规药敏试验,观察不同赋形剂的氢氧化钙糊剂对白色念珠菌作用48h后的抑菌圈直径。结果不同赋形剂的氢氧化钙糊剂抑菌圈直径由大至小依次为:甘油加樟脑苯酚、丙二醇、生理盐水。结论甘油加樟脑苯酚及丙二醇赋形剂较生理盐水赋形剂与氢氧化钙混合使用抗菌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7.
邹芳  刘卫红  陈俊根 《口腔医学》2010,30(8):497-499
目的 探讨不同赋形剂调制的氢氧化钙糊剂对根管牙本质小管的消毒作用的差异。方法 离体无菌牙根管感染变形链球菌后,于根管内放置不同赋形剂(生理盐水、丙二醇、甘油/樟脑苯酚)调制的氢氧化钙糊剂,于第3天、第7天取根管内层牙本质粉,检测其抗菌效果。结果 第3天时,以丙二醇为赋形剂的氢氧化钙糊剂抗菌效果较好;第7天时,3种赋形剂的氢氧化钙糊剂抗菌效果均好。结论 不同赋形剂调制的氢氧化钙糊剂均能有效抑制、杀灭感染根管内变形链球菌,其中又以丙二醇作为赋形剂的糊剂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8.
在引起急性腹泻的病原菌中,除了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病原性弧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等病原菌外,而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腹泻往往易被忽视,从而造成实验室的漏检和临床的误诊。为此我们增加了镜检和高盐甘露醇培养基,以提高腹泻患者致病菌的检出率,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收集我院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342份,其中男性164名,平均年龄33.1岁,女性178名,平均年龄38.8岁。1.2 细菌分离 粪便标本采集后,分别同时接种Mac.ss琼脂、Mass琼脂(杭州微生物试剂厂生产)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E-test法与常规纸片法两种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对我院1998年11月-1999年4月临床分离到100株革兰阴性杆菌同时进行8种菌药物的敏感试验,全部资料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按有序多分类资料处理,两法差异无显著性;E-test法与纸片法一致性达89.8%;以E-test为标准,计算纸片法平均大误差为1.4%、大误差为0.2%、一般差异为8.5%;同时对这100株菌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并将药敏结果分成产酶组与非产酶组加以比较,发现两法对产酶组非敏感检出率的差异(11.6%:7.95%)明显高于非产酶组的差异(7.3%,:6.7%)。结论 E-test法是一种精确简便的方法,而常规方法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并应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5~2008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迁,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法测定临床分离到共111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呈现上升趋势,目前首选药物仍然是碳青霉烯类,其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71.3%(2008年)。4年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发生率在干部科、ICU呈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对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应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