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引起血性胸积液在本省未见报道。现把我院1986年5月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女,30岁,工人。1986年5月10日无何诱因觉头痛,发热39℃,波动于38~39℃之间,无寒战、咳嗽、咽瘤、胸痛,当地卫生院按“感冒”治疗,经服药、打针(药名不详),体温稍下降,头痛减轻,但出现胸翳、头晕、气紧,注射部位出现瘀斑,血压80/60mmHg,5月13日怀疑“登革热”,经我院会诊后按发热待查入院。流行病学史:否认污水接触史。居住地方老鼠较多。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查:体温38.5℃,脉搏108次,呼吸20次,血压102/60。神志清,发育正常,自动体位,呈急性病容,皮肤隐黄,巩膜轻度黄染,四肢注射部位可见皮下瘀斑,颈部左侧可触及一个0.5×0.5cm大的淋巴结,质硬,无压痛,可移动。胸廓无畸形,心界无扩  相似文献   
2.
男,23岁,民工。因发热头痛16小时,皮肤出血7小时入院。患者于1986年7月14日晚上7时许,饭后突然出现畏寒、头痛,随即发热,四肢无力,全身骨痛。到某院门诊,经服ABOB及APC等治疗未效。15日凌晨1时30分,发热39.8℃,头痛加剧,症状加重,嗜睡,再送院观察治疗。清晨4时(发病第9小时),患者头面部及躯干出现皮下出血点,且迅速增加,血压80/60。呕吐2次为咖啡色未消化食物,排黑大便  相似文献   
3.
本文65例重症病毒性肝炎是我院1976~1986年收治之死亡病例。根据1984年南宁会议关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与分型进行诊断,其中8例经尸解、33例死后肝穿刺证实。一、临床资料 1.性别、年龄与分型:男54例,女11例。年龄3个月~74岁,其中14岁以下12例占18.5%,15~35岁13例占20%,36~59岁34例  相似文献   
4.
女,10岁,1975年入院前10天起发热,7天后持续或阵发性抽搐3天入院。 10天前患孩自诉头痛,高热39~40℃之间,头痛日渐加剧,无呕吐,无腹泻,发热持续不退,起病第7天因发生癫痫样抽搐而到当地急诊,每次抽搐3~5分钟,停止后神智尚清,遂留观治疗。以后抽搐频繁,约每隔半小时抽搐一次,约1天后神智不清。留观期间病情未见好转,虽经抗感染以庆大霉素与四环素静滴,甘露醇及高渗葡萄糖定期脱水,并用镇痉剂及中药清热解毒治疗未果于病期第10天入院。患儿有结核病接触史,已患过腮腺炎、水痘、麻  相似文献   
5.
男,58岁,杂志编辑。1986年1月23日因高热、寒战7天,昏迷2天,外院诊为伤寒介绍入院。患者1月16日突然出现畏寒,继而寒战,随即发热、头痛。发热39℃,伴恶心,呕吐未消化食物。双下肢酸痛。无腹泻。发热持续不退,日渐上升,第4天到某医院急诊留观1天,经静脉输入葡萄糖,肌注柴胡注射液,口服红霉素、TMP、消炎痛和维生素B_1、C,体温稍下降,后又上升达40℃,头痛不止,胃口欠佳。入院前2天嗜睡,呼之即醒,随之入睡,时有问  相似文献   
6.
7.
建国以来,随着计划免疫的实施和越来越广泛的落实,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环境卫生的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从而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以广州市传染病医院1951年底建院以来至1986年底为止的35年收治常见传染病的记录来看,过去流行猖獗的传染病大多数已得到控制,部份传染病仍继续发生,甚至近年来发病有增无减,有些病种在建国前本地区没有报道的近年也曾多次发生或流行。现把本院1952~1986年来收治的常见传染病,在各个年代发病数的变迁作一简要报道: 1.白喉:1952~1959年共收治12 365例,平均每年1245.6例,60年代共收治4 854例,平均每年485.4例,70年代共收治1485例,平均每年148.5例,1980~1986年共收治459例,  相似文献   
8.
对1983年至1985年在广州42例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的研究,本病以3~5月为流行高峰。28.6%的病人呈典型症状及五期临床经过。大多数病人有发热、多尿及出血。出血病人,肠道出血占42.8%。血小板减少及高氮质血症分别占61.9%及83.3%。免疫学检查,所有病例血清 IgG 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不仅在患者肝细胞内和血清中观察到,而且在多数器官如脑、心、肺、脾、肾、卵巢或体液中的唾液、尿液、乳汁、羊水、脊液、关节液、精液、泪液、腹水亦能找到。现把本院1984年10月~1985年9月收治的具有血清HBsAg阳性的慢性肝炎伴肝硬化腹水23例患者的腹水检测HBsAg51例次作一分析,并与血清检查结果相比较。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性21例,女性2例。年龄3岁  相似文献   
10.
钩湍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的重症病例常见危象有肺大出血、急性肾功衰竭、肝功衰竭、消化道大出血、脑膜脑炎型伴昏迷等。其中以肺大出血为最常见。四川省乐山地区在1971—1974年钩体病流行期间,观察了重症钩体病业经血培养或血清学诊断证实的212例,肺大出血者156例,占重症的73.6%。现就钩体病肺大出血的临床表现与抢救按照四川医学院钩体病研究室和有关地区的资料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