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不能手术治疗的食管癌 ,笔者采用放射治疗同期进行动脉灌注化疗的方法治疗 2 2例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 ,由于食管没有自己的特有动脉 ,给食管癌动脉灌注化疗带来难度。笔者分析本院 2 2例食管癌动脉插管DSA表现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2 2例中男 18例 ,女 4例。进食梗阻症状 1~ 8个月。肿块型 10例 ,溃疡型 9例 ,缩窄型 3例。食管上段 3例 ;食管中段气管分叉以上 6例 ,气管分叉以下 9例 ;食管下段 4例 (2例侵及腹段食管 )。 2 2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鳞癌。DSA造影方法 :均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插图 1 食管上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家族史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遗传不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 未经治疗前随机抽取PHC患者和PHC患者的一级亲属取外周血进行体内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比较PHC自发微核和肝癌患者一级亲属及自然人群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PHC组、一级亲属组微核率(micronucleus frequent,MNF)分别与对照组相比,MNF差异有显著性(P<0.01);PHC组与一级亲属组自发MNF无显著差异(P>0.05);PHC患者中,有、无癌家族史两组的MNF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家族史在PHC遗传不稳定演进中起促进作用,体内微核试验可作为PHC遗传不稳定性评价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旋转DSA技术在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20例肺癌患者应用常规DSA检查,支气管动脉解剖情况显示不明确,进一步行旋转DSA进行检查,观察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脊髓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旋转DSA显示支气管动脉解剖优于常规DSA。8例旋转DSA图像清晰地显示脊髓动脉。20例中,右侧支气管造影中有12例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其中有5例通过肋间动脉与脊髓动脉吻合;左侧支气管动脉造影中有8例与肋间动脉共干,其中有3例通过肋间动脉与脊髓动脉吻合。结论:旋转DSA技术对支气管动脉的结构显示极佳,有助于顺利实施肺癌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4.
尹国文  陈世唏  席玮 《江苏医药》2005,31(10):750-751
目的评价经动脉药盒灌注盐酸吉西他滨、5-氟脲嘧啶(5-FU)和白细胞介素2(IL-2)对不同部位中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经皮下动脉药盒系统灌注上述药治疗后不同部位胰腺癌的临床受益反应率(CBRR)和生存期。结果63例患者CBRR为44.4%,频数分布法计算中位生存期5.9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期2.8个月。Kaplan-meier法计算6个月和9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9.3%和26.8%。46例胰头癌患者和17例胰体尾癌患者6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3.5%和40.6%,9个月分别为40.7%和12.3%。胰头癌患者和胰体尾癌患者CBRR分别为54.3%和17.6%(P〈0.0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1个月和4.3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期分别为3.5个月和2.1个月。结论经皮下动脉药盒系统灌注上述药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有较高的CBRR,可延长其生存期;胰头癌的疗效优于胰体尾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药物在晚期非鳞型非小细胞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非鳞型非小细胞癌患者74例,观察组39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的治疗方案,对照组35例给予顺铂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部分缓解率为38.5%,显著高于对照组20.0%,进展率为7.7%,显著低于对照组17.1%。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脱发、神经毒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的毒性反应较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可在不增加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同时显著提高非鳞型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化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压缩雾化吸入表麻在气管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丧失手术机会的恶性肿瘤气道狭窄患者,气管支架置入术可有效解除气道狭窄,保持呼吸通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但该治疗技术麻醉处理较复杂。我院2001年6月~2005年3月期间19例气管支架置入术,采用德国百瑞“压缩雾化吸入器”表麻,麻醉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全组19例,男7例,女12例,年龄37~76岁(平均59岁),均为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甲状腺癌2例,食管癌12例,肺癌3例,乳腺癌1例,气管肿瘤1例。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严重气管狭窄不能平卧者6例,CT检查均显示气管或主支气管狭窄,最窄者直径仅0.3~0.4cm。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胃、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介入治疗(附5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胃、结(直)肠癌肝转移瘤介入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插管,治疗胃癌、结(直)肠癌肝转移21例、34例。化疗药物选择5一Fu、PDD、ADM或ADM与碘化油乳剂作栓塞治疗。结果(1)胃、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总有效率(CR PR)为64%;(2)34例转移瘤碘化油沉积CT分为四型:均匀型占20%,非均匀型占39%,环型占9%,无碘油沉积型占32%;(3)转移瘤疗效最好为单发、多血供病灶及均匀碘化油蓄积;(4)64%病例治疗后出现肝外转移。结论介入化疗栓塞治疗为胃、结(直)肠癌肝转移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采用金属内支架对晚期食管癌。贲门癌及食管瘘进行姑息治疗,能大大改善病人的进食情况,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正确的定位和操作是食管支架置入术成功的关键。既往采取先用球囊扩张而再置入支架的方法,会加重患者胸骨后剧痛及引起食管出血和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我们对71例食管、贲门恶性狭窄患者采用和以往不同的操作方法即不扩张狭窄食管而直接置入食管内支架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