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髋动力带锁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骨科在近期接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9例,应用髋动力带锁钢板进行治疗,并就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9例患者治疗后骨折均愈合,手术时间(76.7±11.8)min,出血量(87.4±18.7)ml,骨折愈合时间(10.3±1.7)周。 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高达100.0%。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带锁钢板治疗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对46例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植骨术,并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椎体高度恢复及椎管截面积进行分析。结果随访8-36个月,平均20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恢复1.6级,椎体高度平均恢复到正常高度的95%以上,无一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结论早期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近期接诊的3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对其实施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通过对比治疗前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度以及术后椎体复位、植骨融合、椎弓根是否牢固而判断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复查显示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标准,且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显示未出现固定松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治疗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s角度与治疗前比对,具有显著差异(<0.05)。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可大幅度提高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愈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RF-Ⅱ复位固定并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对40例腰椎不稳症患者行RF-Ⅱ进行复位固定,利用减压时切下的松质骨块进行椎体间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40例患者随访6-36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等临床症状缓解,植骨愈合率95%。结论RF-Ⅱ具有操作方便、固定牢靠、复位力强的特点,采用植骨融合,增强术后融合节段腰椎的稳定性,为腰椎不稳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46例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植骨术,并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椎体高度恢复及椎管截面积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8~36个月,平均20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恢复1.6级,椎体高度平均恢复到正常高度的95%以上,无一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结论 早期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