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系统的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无其他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各时段运动评分。结果刚人组时,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6个月后,脑梗死康复组运动功能得分、脑出血康复组运动功能得分、总康复组的运动功能得分均明显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各组患者入组后的1、3、6个月,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入组时的运动功能评分(P〈0.05)。结论三级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e-THRIVE序列重建的对比增强肝门静脉系统血管图像和B-TFE序列采集的非对比增强肝门静脉系统血管图像进行比较分析,为1.5T磁共振肝实质动态增强与肝门静脉成像一站式检查的序列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集60例(每一例均完成e-THRIVE序列对比增强肝门静脉成像及B-TFE序列非对比增强肝门静脉成像)病历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磁共振血管影像资料,由两位副主任医师分别对同一病例的两组血管图像评分,对得分情况进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 e-THRIVE序列组无论是评价肝门静脉系统的肝内部分还是肝外部分均优于B-TFE序列组(P肝内<0.01;P肝外<0.01),对肝内部分评价时e-THRIVE序列组的结果客观性更强,对肠系膜下静脉的显示e-THRIVE序列组明显优于B-TFE序列组。结论 1.5T磁共振肝实质动态增强与肝门静脉成像一站式检查通过适当调整检查技术参数,直接利用肝实质动态增强时e-THRIVE序列采集的相关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增强肝门静脉成像,比在肝实质动态增强前另加一个B-TFE序列进行非对比增强肝门静脉成像更好。  相似文献   
3.
刘锦灿  刘健  陆敏茹 《光明中医》2016,(24):3614-3616
目的研究近10年来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和存在问题及拟解决的方法。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方法,收集近10年来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研究,归纳、分析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依据、选穴原则、选药情况、联合治疗、评价方法等。结果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穴位共31个,使用的中成药或中药提取物注射剂共有14种,使用的西药注射剂共有11种,穴位注射可与15种中、西医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其疗效评价方法以临床症状评价为主,共有9种,治疗总有效率为82.8%~98.4%。结论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理论依据明确,方法简单,疗效确切,临床运用广泛,但在药物选择、穴位选择、疗效评估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宫颈癌放疗后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放疗后阴道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在常规冲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甲硝唑栓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雌二醇(E2)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P <0.05)。治疗后,两组的E2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的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宫颈癌放疗后阴道炎患者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激素水平,促进恢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期分时段分型辨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8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两组均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分期分时段分型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病类诊断计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病类诊断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分时段分型辨证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应用相位对比磁共振血管成像(PC MRA)定量研究脑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功能性后交通动脉(F-PCoA)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搜集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的PC MRA资料,临床诊断PCI且存在F-PCoA者26例(PCI组),临床排除PCI者25例(非PCI组),其中包括10例存在F-PCoA(非PCI组1)和15例不存在F-PCoA(非PCI组2)。记录基底动脉(BA)的截面积和平均流量、平均流速、最小流量、最大流量、最小流速、最大流速,并计算流量峰高(最大流量-最小流量)、流速峰高(最大流速-最小流速),记录F-PCoA的亚型、截面积、平均流量、平均流速,根据流速的正负号判断血流方向,计算F-PCoA前向后绝对流量(左侧F-PCoA前向后绝对流量+右侧F-PCoA前向后绝对流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将PCI组和非PCI组1中存在F-PCoA的36例分为3型:(1) A型:F-PCoA与解剖性后交通动脉(A-PCoA)一致30例;(2) B型:F-PCoA与A-PCoA不一致5例;(3) C型:混合型,一侧F-PCoA与A-PCoA一致但另一侧不一致1例。PCI组与非PCI组1的F-PCoA亚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9,P=0.737)、前向后绝对分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6,P=0.568),一个心动周期内同一支F-PCoA的血流可为单向或双向,同一病例双侧F-PCoA的血流方向可相同也可不同,但PCI组的F-PCoA前向后绝对分流量曲线有更明显的主波峰。非PCI组中,非PCI组1和非PCI组2的比较,仅BA横截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6,P=0.009),而性别构成、年龄分布、BA平均流量、平均流速、最小流量、最大流量、流量峰高、最小流速、最大流速及流速峰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PC MRA可定量分析F-PCoA的血流方向、流速及流量等血流动力学信息,F-PCoA的前向后绝对分流量结合血流曲线的形态改变,可能为PCI诊疗提供新的辅助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分析阴道微环境、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关系。 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7 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 CIN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 60 例女性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测及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统计两组研 究对象的病原体、阴道微环境指标检测情况,以及 HR–HPV 感染情况。 结果:观察组需氧型阴道炎(AV)、细菌性阴道病 (BV)、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且阴道清洁度 Ⅲ ~ Ⅳ 级、菌群多样性 Ⅰ 和 Ⅳ 级比例也高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HR–HPV 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阴 道内病原体感染、阴道微环境改变、HR–HPV 感染是 CIN 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改善阴道微生物环境、加强 HR–HPV 筛查,对预防宫颈病变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运用磁共振坐骨神经成像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穴位注射治疗与普通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磁共振坐骨神经成像指导穴位注射治疗(即在磁共振坐骨神经成像指导下,选取夹脊穴、八髎穴、背俞穴等1~3个穴位为重点穴位,加大药物剂量进行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穴位注射治疗,疗程为14 d,治疗前后进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法评分,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14 d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JOA评分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4)在安全性方面,2组除5例出现注射针口疼痛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磁共振坐骨神经成像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注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宫腔球囊填塞用于预防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在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前置胎盘产妇中选出80例为对象,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子宫下段补丁缝合,观察组剖宫产术中使用宫腔球囊填塞,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术后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和24 h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输血率、产褥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球囊填塞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中有利于预防产后出血发生,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产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