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应用高剂量(450 mg)氯吡格雷和常规剂量(300 mg)氯吡格雷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我院206例拟行PCI患抽签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每组103例,术前分别给予450 mg、300 mg氯吡格雷预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聚集率,并随访30 d、6个月对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进行记录。结果高剂量组CD63、CD62 P、TSP各为(4.13±1.34)%、(8.22±3.46)%、(2.54±0.34)%与常规剂量组(5.32±2.31)%、(10.52±4.11)%、(2.90±0.54)%比较为低(P0.05);两组MAADP及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血小板抑制率显著上升(P0.05),组间比较用药后MAADP、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30 d、6月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1.9%低于常规剂量组3.9%、8.7%,但无显著差异(P0.05),总发生率高剂量组30 d、6月后分别为13.6%、22.3%,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32.0%、58.3%,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应用450 mg高负荷的血小板抑制效果优于常规300 mg剂量,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本院10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51%,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4%、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LVEF的影响。方法将实行PCI的35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负荷剂量组和对照组,负荷剂量组(n=20)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20mg,术后每晚睡前10mg维持;对照组(n=15)只是术后每晚睡前10mg雏持。所有患者术后i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LVEF变化。结果负荷剂量组术后1个月LVEF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应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可以提高ACS患者的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细胞比容(HCT)与不同类型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高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HCT与高血压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舒张期高血压(n=206)、双期高血压(n=38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n=214),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身高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分析显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收缩压、舒张压与HCT无明显相关性。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双期高血压的舒张压与HCT呈正相关,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双期高血压的收缩压与HCT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单纯舒张期及双期高血压患者舒张压与HCT呈正相关,舒张压随HCT升高而显著升高,在临床工作中监测高血压患者HCT的变化,对于高血压的防治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对稳定型心绞痛(SCAD)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和替格瑞洛治疗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心功能的差异。结果 替格瑞洛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治疗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37,P=0.028);治疗前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无差别,治疗后,替格瑞洛治疗组的血清CRP、sICAM-1、sVCAM-1低于氯吡格雷治疗组(t=4.455、15.721、45.65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无差别,治疗后,替格瑞洛治疗组的SV、LVPS和LVEF均高于氯吡格雷治疗组(t=-4.307、-3.230、-3.895,P<0.05),NT-proBNP和CTnl均低于氯吡格雷治疗组(t=43.704、9.799,P<0.05);两组患者半年内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率衰竭发生率无明显差别(Χ2=0.008,P=0.930)。结论 替格瑞洛对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不同部位起搏器植入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与同步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永久性心脏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患者60例,根据起搏器植入部位不同分为RVA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及RVOT组(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2D-STI、RT-3DE的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术前,两组的2D-STI、 RT-3DE左心室基底段LS、中间段LS、心尖段LS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 RVA组的心尖段LS明显高于术前(P <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于术前, RVA组与RVOT组术后均会引起左心室收缩不一致,其中RVOT组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优于RVA组。结论 2D-STI与RT-3DE均能够评价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 mg qd与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 qd降压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200 mg qd与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 qd降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肾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相关因子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Ⅱ、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较好地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减缓患者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