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sICAM-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过敏性咳嗽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和放射免疫技术,测定3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4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sICAM-1和总IgE,同时测嗜酸、嗜碱性细胞绝对计数和过敏原皮试。结果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和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的嗜酸、嗜碱性细胞绝对计数相似,但sICAM-1和总IgE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的过敏原皮试反应的阳性率、阳性种类和程度均较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为低。结论sICAM-1和总IgE、过敏原皮试均可作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变化及血清总IgE水平,以阐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对临床病人采用回顾性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20例(包括肺炎及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患儿30例;正常对照组25例.抗凝静脉血、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计数;ELISA方法检测血清总IgE.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低于支气管哮喘组(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及血清总IgE水平增高,在持续性咳嗽和支气管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喘可治注射液 (珠海经济特区健心医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2 0 0 0 6 2 6 ,主要成分为巴戟天和淫羊藿 )治疗儿童哮喘及婴幼儿支气管哮喘 6 0例 ,现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根据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治疗常规标准 ,选择中、轻度婴幼儿和儿童支气管哮喘病例共 88例 ,分为治疗组 6 0例 ,男 4 8例 ,女 12例 ;年龄 6个月~ 14岁 ,平均为 5 .8岁 ;病程 2个月~ 12年。对照组 2 8例 ,男 17例 ,女 11例 ;年龄 8个月~ 13岁 ,平均 5 .4岁 ;病程 3个月~ 11年。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为开放病例 ,就诊时均有中…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趋化功能与总IgE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T淋巴细胞趋化功能及总IgE的变化。方法:应用微量玻片法和放射免疫法,对32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和3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检测。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的T淋巴细胞趋化值(82741±04210)%;总IgE(7548223±1978824)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4807±00410)%和(201492±482594)mg/L。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其表现为T淋巴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IgE明显增高。T淋巴细胞趋化值可作为探讨细胞免疫功能的又一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肺炎及支气管哮喘HLA-DRB1基因位点频率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免疫致病机理及其与支气管哮喘9简称哮喘)之间的关系。应用颗粒凝集法检测29例MP肺炎患儿,40例哮喘患儿及9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MP特异性IgM抗体,PCR-SSOP法标记HLA-DRB1等痊基因位点。结果显示MP肺炎组,哮喘组的DRB1*08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35)。但MP肺炎组与哮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哮喘组中除DRB*08外,DRB1*02基因出现频率亦较正常人显著降低(P=0.041);各组间HLA-DRB1*04,07,09,10,11,12基因频率虽有所变化,但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MP肺炎与哮喘有着极为相似的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患儿CD40L和CD25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和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关系以及CD40L和CD25的作用。方法 分别对26例MP感染组、24例MP感染并支气管哮喘组、23例支气管哮喘组及25例正常健康儿童组,用PMA和离子霉素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上CD40L和CD25的表达。结果 支气管哮喘组和MP感染组CD4+T细胞上CD25的表达均有增高。MP感染并支气管哮喘组CD25在CD4+T细胞上的表达高于MP感染非支气管哮喘组(JD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讨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A抗体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临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96例临床疑诊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特异性抗体MP-IgA检测,并与同时采用日本富士明胶颗粒凝法测定的特异性MP-IgM抗体比较,对其中57例进行了为时2月-5.5月随访。结果显示,MP-IgA与MP-IgM测定结果高度一致,其阳性率随MP-IgM滴度上升及病程延长而增加,而MP-IgM滴度大部分在感染后3个月左右下降,部分持续时间较久;在呼吸道患儿中,MP-IgA阳性率增加明显,而MP-IgM下降速度显著减慢。结果表明:MP特异抗体IgA测定对提高MP感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抗过敏疗法、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免疫调节剂对防治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20例MP感染患儿,在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2 ~ 3周的基础上,按照辅助疗法的不同分成四组原方案组,克敏能组,普米克吸入组,胸腺肽或转移因子注射组.用药前后检测外周静脉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嗜酸性粒细胞(EOS)、白介素-4(IL-4)和总IgE(T-IgE).结果后三组疗法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原方案组显著缩短,且3个月内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其中,普米克吸入组疗程最短.原方案组除ECP在用药后降低外,EOS、IL-4和T-IgE均无明显变化;而原方案加辅助疗法3组用药后ECP、EOS、IL-4都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gE水平基本无变化.结论在缩短疗程方面,加用小剂量激素吸入疗法是首选的辅助疗法;免疫调节剂和抗过敏药物能够促进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康复,降低复发频率,从而提高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IgA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 (MP)特异性IgA在MP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36份呼吸道感染血清标本用SerodiaMycoII试剂盒检测特异性IgM、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IgA ,同时检测正常对照 30例血清特异性IgM、IgA、IgG抗体 ;对不同病程的 96例MP肺炎住院患儿血清特异性IgM、IgA阳性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特异性IgM、IgA阳性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两者存在一致性 ,与特异性IgG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结论 MP特异性抗体IgA与IgM阳性率类似 ,属于感染期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CD40L在肺炎支原体(MP)肺炎及支气管哮喘患儿致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26例MP肺炎患儿、24例支气管哮喘合并MP感染患儿、23例支气管哮喘非MP感染患儿和25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0L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 所有MP肺炎组和支气管哮喘组患儿CD40L表达在PMA和离子霉素(ionomycin)刺激前后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40L的表达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有重要关系,MP感染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高表达CD40L可能促进支气管哮喘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