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α-硫辛酸联合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亚辉 《医学综述》2009,15(2):316-317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川芎嗪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川芎嗪100m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共3周;治疗组27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给予α-硫辛酸600mg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共3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5.19%,对照组总有效率43.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9.62,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t=2.341、2.718,P<0.05)。结论α-硫辛酸、川芎嗪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2.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3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洛地平缓释片(FDER)是一种新型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我们1998年8月~1999年10月用FDER治疗43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43例均为住院病人,按WHO诊断标准[1],确诊为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人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32~65岁,平均52±7.5岁;病程1~21年,平均12±3.9年,平均血压181.7±21.7/100.0±10.6mmHg;平均心率78.5±7.8次/min;合并冠心病者12例中ECG提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5例,高脂血症9例,糖尿病5例,无脑血管意外作TCD检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例。1.2 治疗 入选病例停用…  相似文献   
3.
消胀散为主治疗中毒性肠麻痹76例江苏省启东市传染病医院(226200)陆亚辉,夏锡昌关键词:肠麻痹/中医外治疗法,消胀散中毒性肠麻痹在儿科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据本院近10年住院病人统计,约占3%,常并发于急性肠炎、重症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笔者采用...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亚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0):1161-116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选择72h内急性脑梗死病人60例,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治疗10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陆亚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1):1247-1248
目的:研究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培朵普利组和缬沙坦组,每组各30例,在接受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每天分别口服一次培朵普利4mg和缬沙坦80mg,共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测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6个月后培朵普利组和缬沙坦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LVEDD无明显扩大(P>0.05),LVEF增加显著(P<0.05)。培朵普利组和缬沙坦组间血压、LVEDD、LVEF无明显差异(P>0.05)。缬沙坦组出现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味觉异常等副作用者明显少于培朵普利组。结论: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培朵普利相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