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非良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与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4年我院NICU住院的非良性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新生儿非良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药物及直流电复律等方法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等。结果非良性快速型心律失常新生儿共13例,其中男10例,女3例;足月儿8例,早产儿4例,过期产儿1例;室性心动过速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原发疾病:重度窒息、败血症、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心肌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中9例(69.2%)由其他心律失常用药后转化而来。所有病例均使用了抗心律失常药物,10例(76.9%)联合使用了直流电复律治疗。13例中12例治疗有效(92.3%)。复律后短期复发或并发其他严重心律失常8例(61.5%),均使用了乙胺碘伏酮,其中4例治愈。室性心动过速患儿均有严重原发病及诱因,病死率50%(4/8);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无一例死亡。结论非良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可发生在新生儿各年龄段及各胎龄,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预后较好,室性心动过速预后差;运用直流电复律加抗心律失常药是治疗新生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抗心律失常药乙胺碘伏酮可能是较好的一种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α-2b干扰素与静脉丙球(IVIG)联合治疗新生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95例病毒性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α-2b干扰素与静脉丙球,对照组加用病毒唑治疗.结果 两组退热时间、咳嗽、气促及啰音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55.6%,对照组为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α-2b干扰素与静脉丙球联合治疗新生儿病毒性肺炎疗效优于病毒唑,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口腔操协同非营养吸吮对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障碍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 对60例吸吮吞咽障碍的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并非营养性吸吮;常规治疗并口腔操协同非营养性吸吮.观察记录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肠外营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恢复至出生体重后体重的增长.结果 常规治疗并口腔操协同非营养性吸吮组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肠外营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恢复至出生体重后体重的增长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口腔操协同非营养吸吮可以改善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使早产儿尽快达到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4.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血液学指标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院2001-03-2004—05重度高胆红素血症32例换血治疗前后常用血液学指标变化,观察换血治疗对机体的影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技术在新生儿静脉营养支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入院至东华医院新生儿科,因不同疾病需要救治且需要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新生儿(早产儿54例,足月小样儿8例,足月儿合并重症不能进食者18例)80例,在出生<24h内行脐静脉置管术,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儿中77例置管成功,3例失败,置管成功率为96.3%。导管留置时间为7~21(7.5±2.2)d。其中4例使用1~3d后导管堵塞,1例拆管剪线时误剪断导管,且回缩,后采取手术取出;3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行血培养检查均为阴性,感染率为3.75%。留置导管过程中未发生腹腔感染、心律失常、新生儿坏死性肠炎、肝实质损伤、肝坏死、血栓、空气栓塞及脐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脐静脉置管术是重症新生儿静脉营养支持的一项重要技术,操作相对容易掌握,不良反应少,较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时间早、成功率较高,出生后早期即可以安全使用,尤其是在低体质量、极低体质量患儿的应用中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28例患有NRDS的新生儿依据用药方案差异分为两组,其中63例给予吸痰、吸氧、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余65例在此前提下采用PS制剂气管内给药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6 h后PaO2、pH、PaO2/FiO2值均显上升趋势(P〈0.05),而PCaO2下降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分别为23.08%与41.27%,观察组相对较低(P〈0.05);两组住院与机械通气时间及其疗效(分别为95.38%与82.54%)对比观察组均更为理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S用于对新生儿NRDS的治疗,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病症与缩短治疗时间,也有利于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疗效,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极危重足月新生儿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足月危重症新生儿,运用同步换血疗法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监测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糖、血清Na+、K+、Ca2+、pH、碱剩余(BE)、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白细胞介素-1(IL-1)、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的变化;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和好转率。结果观察组9例,对照组11例。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a+、K+、pH、BE、PT、APTT、IL-1、IL-6、BUN和Cr水平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治疗前后血糖、血清Ca2+、IL-8、和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6例,病死率66.7%,对照组死亡7例,病死率63.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极危重新生儿有助于内环境及凝血功能的稳定,并可致部分炎症因子下降。换血疗法可能是极危重症患儿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连续腰穿治疗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 观察 15例脑室内出血 (IVH)患儿 ,其中8例患儿进行连续腰穿 (LP)治疗 ,7例口服乙酰唑胺治疗。治疗时间不少于 10天 ,观察时间不少于 2 0天。结果 连续LP组脑脊液 (CSF)蛋白含量及细胞计数下降程度与乙酰唑胺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连续LP组神经系统症状缓解时间较乙酰唑胺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未观察到局部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征象。结论 连续LP治疗新生儿脑室内出血能安全有效地降低CSF蛋白含量及细胞数 ,并能迅速缓解神经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10.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多有出疹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自麻疹减毒活疫苗广泛应用以来 ,该病种发病率已得到相当长一段时间控制 ,自 2 0 0 1年 6月~ 2 0 0 3年 5月 2 5日我院收治麻疹患者 6 38例 ,6 2 %经ELISA法检测Mea -Ab(麻疹特异性抗体 )证实 ,2 3%检测抗体阴性 ,其余因试剂临时短缺或患儿家长拒绝而未做 ,但大多数有典型临床表现 ,现将其流行病学资料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6 38例 ,男 32 7例 ,女 31 1例 ,年龄最小 37天 ,最大 4 8岁 ,单纯麻疹 384例 ,并发症中肺炎 2 1 6例 ( 33.9% ) ,喉炎 4 9例(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