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用血的血型分布和现实人群血型鉴定的血型分布及分析应用。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2013年临床使用悬浮红细胞A型、B型、O型、AB型的分布,以及人群血型鉴定的A型、B型、O型、AB型的分布。结果我院用红细胞的分布顺序为O型〉A型〉B型〉AB型,全部血型鉴定人群的血型分布顺序为O型〉A型〉B型〉AB型。结果分析临床使用悬浮红细胞中各类血型所占比例与现实人群中各类血型分布概况,准确储存不同型血源,确保临床用血量,对抢救失血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符合临床治疗需求的干细胞制剂,观察脐带血量与提取的细胞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本院产科足月妊娠剖腹产分娩的53例婴儿胎儿娩出并断脐后,在清洁状态下迅速采集脐带血于采血袋中,用负收集法分离提取脐带血干细胞。用Sysmex-2100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提取干细胞悬液的单个核细胞总数。结果采集的净脐带血量为88.9±15.4(70~180)ml,提取干细胞后的单个核细胞计数为3.8±1.73×109[(2.0~6.7)×10~9],运用散点图相关分析,两者相关系数r为0.82。结论提取的单个核细胞含量随脐带血量增加而升高,二者之间呈正相关(r=0.82)。在日常操作中如果能获得较多的脐带血应该就能收集到更多的用于移植的细胞,应用这新的造血干细胞来源,用于任何一个需要移植的病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住院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抗体鉴定,并对结果及阳性率进行分析,探讨其特异性和临床意义,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帮助。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和检验系统(LIS)收集患者基本信息、输血史、妊娠史、抗体的数量和特异性。收集了52 26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不规则抗体鉴定阳性195例,其中男61例,女134例;有输血史58例,无输血史137例;有妊娠史126例,无妊娠史8例。结果: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37%,Rh血型系统抗体、MNS血型系统抗体、Lewis血型系统抗体最为常见,其中抗E阳性45例(23.08%),抗Ec阳性12例(6.15%),抗D阳性7例(3.59%),抗M阳性47例(24.10%),抗Lea 23例(11.79%),混合抗体5例(2.56%),未确定特异性抗体41例(21.03%)。在女性患者中,Rh血型系统抗体占40.30%,高于对照组(P<0.05);在有输血史中,Rh血型系统抗体56.90%,高于对照组(P<0.05),无输血史中,MNS血型系统抗体31.39%、Lewis血型系统抗体17.52%,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抗D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对Rh阴性产妇抗D抗体产生及新生儿溶血病(hemd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78例Rh阴性产妇及其孩子在该院的免疫血液学和HDN检测结果的病例资料,按产妇是否使用抗D人免疫球蛋白分为使用组(21例)与未使用组(57例)进行分析。结果 78例Rh阴性产妇中检出A型20例,B型15例,O型36例,AB型7例。Rh阴性确认实验为D阴性达75例(96.2%),其中A型20例(100%),B型14例(93.3%),O型35例(97.2%),AB型6例(85.7%);D变异型占3例(3.8%)。75例D阴性中ccee型31例(41.3%、)Ccee型29例(38.7%)、CCee型8例(10.7%)、CcEe型4例(5.3%)、cc Ee表现型3例(4%)。2组共检测出抗D抗体10例(12.8%),其中使用组检出1例(4.8%),未使用组9例(15.8%);使用抗D人免疫球蛋白组HDN共检出2例(25%)低于未使用组10例(43.4%)。结论 Rh...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临床输血不良反应事件的原因,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的临床输血不良反应事件,探讨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结果3年共计39620人次的临床输血中,共发生186人次的输血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0.47%。结论我院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虽然不高,因输血的特殊性,仍应多部门、多方面、多举措共同努力,进一步降低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在医疗和急救中,血液是抢救他人生命的一种特殊而又宝贵的资源,应加倍地珍惜和爱护。为减少临床血液浪费,笔者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由龙岩市中心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病历出现质量缺陷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住院患者输血病历2530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2530份输血病历中,符合标准的病历2024例,占80%;不符合标准的病历有506例,占20%。结论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心和输血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加强输血病历检查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临床成分用血现状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 对2004~2010年该院治疗患者总数、手术总数、临床用血总量和各种血液制品用量占本年度用血总量比例进行统计.同时对2008~2010年用血量较大的科室各种成分血输血率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间该院门诊患者数、住院患者数和手术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临床用血总量和红细胞使用量无明显变化,全血使用量逐年减少,血小板和冷沉淀使用量逐年上升,成分输血率均达99%以上,但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2004~2007年间血浆为临床输血主要成分,2008~2010年红细胞为临床输血的主要成分,血浆用量逐年递减,血小板和冷沉淀用量逐年增多.结论 该院成分输血逐步向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成分输血结构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和输血前4项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1381例手术和输血前患者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本组共检测出4 136例阳性,4项指标总阳性率为13.2%,其中抗-HCV 70例(0.22%)、抗-HIV 17例(0.05%),抗-TP 761例(2.43%),乙型肝炎病毒(HBV)3 288例(10.48%)。结论通过对患者输血前进行4项检测,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杜绝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对医患双方利益具有较大的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医疗机构就诊人群中艾滋病感染者日益增多[1],为了解艾滋病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对我院2010年—2013年所有输血前、手术前、孕产妇及其他就诊者进行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院2010年—2013年共112 668例HIV抗体检测者,包括输血前、手术前、孕产妇及其他就诊者(主要是皮肤性病科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