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2.
患者,24岁.孕3个月,行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显示:宫内见两个胎儿,呈面对面相拥状,前者头后仰,脊柱前倾,臀部后翘,双顶径2.2 cm,股骨径0.7 cm;后者略大,脊柱后弓,似怀抱前者,双顶径2.7 cm,股骨径0.9 cm(图1).两胎儿间无胸腹界面,只测及一个心脏,搏动良好,腹腔脏器位于后者侧.两胎儿四肢均可见,胎动活跃,躯体不能分离,相拥姿势不变.仅见一个早期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羊水适中,羊水中未见羊膜分隔回声.超声提示:14周宫内联体双胎,一胎儿心脏及腹腔脏器缺如.经分娩后证实. 讨论联体双胎发生率约五万分之一,早期诊断联体双胎更少见.此例为胸腹联体,分离范围大,缺损面积大,手术不易成功,存活机率小.如能早期诊断,终止妊娠,给孕妇及家庭带来的损伤和痛苦可降低到最低限度.而超声检查是唯一能做到无损伤、无痛苦、早期诊断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21份、异位病灶组织8份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正常盆腔对照组Ⅰ的子宫内膜10份,盆腔炎致盆腔粘连对照组Ⅱ的子宫内膜10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在位内膜、异位病灶内膜ICAM-1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的ICAM-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子宫内膜的ICAM-1表达,两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异位灶组织ICAM-1表达明显高于其在位及对照组内膜。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灶组织ICAM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5年5月至1991年5月,曾将12例陈旧性宫外孕破裂误诊为阑尾炎,现将误诊原因作一浅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年龄在24~38岁。12例中行双侧输卵管结扎者8例,双侧输卵管粘堵1例,用宫内节育环者2例。二、临床表现及术中所见腹痛始于右下腹部10例,转移性右下腹痛2例。12例中均伴有轻度的消化道症状,其中有肛门轻度坠胀或便意感4例;有停经史者5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无明显闭经史)4例。入院时体温在37.5~38.3℃。血压偏低2例,在12.0/8.0kPa(90/60毫米汞柱)。本组均有右下腹压痛,其中伴有不同程度的反跳痛6例,轻度肌紧张3例,血红蛋白90~95克/升2例,其余在100克/  相似文献   
5.
患者29岁。因外阴肿物伴间断胀痛半年加重3天来院就诊。患者4年前因足月妊娠滞产,在当地医院行会阴侧切术助产分娩,产后1年月经复潮。近半年自觉外阴侧切口处微胀不适,经期加重,同时们及外阴一肿物并逐渐长大。近3天月经来潮,外阴肿物处胀痛难忍,到当地医院就诊,诊为急性前庭大腺炎,抗炎治疗3天症状无明显好转,来我院求治。妇科检查:沿会阴侧切口疤痕线依次有2个囊性肿物,直径约3cm大小,呈葫芦状,表面均无红肿,有轻压痛,无波动感,穿刺依次抽出淡黄色液体(近阴道口处1个)及咖啡色稠厚液体(近侧切口末端处回个),诊为巴氏…  相似文献   
6.
女性性交困难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206例性交困难的女病人进行常规妇科检查,查得引起性交困难的常见妇科病征有:阴道痉挛、阴道炎、阴道干燥、处女膜坚韧、阴道畸型等,并对这些病因进行了发病机理的分析和治疗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30份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正常盆腔对照组Ⅰ的腹腔液12份、盆腔炎致盆腔粘连对照组Ⅱ的腹腔液13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腹腔液sICAM-1的表达;结果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盆腔粘连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为异位内膜的生存、生长提供免疫抑制的盆腹腔环境,而盆腔炎则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8.
患者 ,2 4岁。孕 3个月 ,行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显示 :宫内见两个胎儿 ,呈面对面相拥状 ,前者头后仰 ,脊柱前倾 ,臀部后翘 ,双顶径 2 .2cm ,股骨径 0 .7cm ;后者略大 ,脊柱后弓 ,似怀抱前者 ,双顶径 2 .7cm ,股骨径 0 .9cm (图 1)。两胎儿间无胸腹界面 ,只测及一个心脏 ,搏动良好 ,腹腔脏器位于后者侧。两胎儿四肢均可见 ,胎动活跃 ,躯体不能分离 ,相拥姿势不变。仅见一个早期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 ,羊水适中 ,羊水中未见羊膜分隔回声。超声提示 :14周宫内联体双胎 ,一胎儿心脏及腹腔脏器缺如。经分娩后证实。讨论 联体双胎发生率约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