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肿瘤学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18F-FDG hPET/CT代谢显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1例结直肠癌术后临床可疑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患者采用GEHAWKEYE符合线路SPECT进行^18F-FDG显像,获得经X线衰减校正后的三维断层图像,由计算机完成各断层图像的融合,以目测法进行诊断分析,并与CT、病理学检查、临床随访作出的最后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18F-FDG hPET/CT代谢显像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灵敏度为93%(57/61),特异性为80%(16/20),阳性预测率为93%(57/61),阴性预测率为80%(16/20);而常规CT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37/55)、73%(19/26)、84%(37/44)、51%(19/37);^18F-FDG hPET/CT代谢显像共检出病灶126个,65例相同视野hPET/CT代谢显像与诊断CT常规影像检查复发转移病灶检出数分别为91个和46个。结论 ^18F-FDG hPET/CT显像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优于CT;通过与同机定位CT图像融合可有效地对病变进行定性定位。  相似文献   
2.
18F-FDG符合显像与同机定位CT图像融合对肿瘤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显像与同机定位CT图像融合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为恶性肿瘤或肿瘤转移复发的107例患者,在GE HAWKEYE符合线路双探头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装置上进行X-CT穿透扫描和18F-FDG发射断层扫描,并获得发射与穿透融合图像,将分析结果与最后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107例患者显像阳性75例,其中假阳性6例,真阳性69例;阴性32例,其中假阴性3例,真阴性29例.107例患者共检出病灶167个,其中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灶82个.18F-FDG符合显像结合同机定位CT图像融合对肿瘤或其转移灶诊断的灵敏度为95.8%(69/72),特异性为82.9%(29/35),阳性预测值92.0%(69/75),阴性预测值90.6%(29/32),诊断准确率91.6%(98/107);167个病灶在同机定位CT上均能正确定位.结论 18F-FDG符合显像是临床诊断肿瘤的有效无创手段;与同机定位CT图像融合有助于区别恶性病灶与生理摄取,并能对病灶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3.
一、~(131)Cs在正常心肌中浓聚的实验观察 1.狗五只,麻醉后自静脉注射~(131)CsCl 100~200μci,在心前区连续进行自动闪烁记录6小时左右,观察~(131)Cs在心前区浓聚曲线。结果平均低值时间为7.24±1.46分,峰值时间为109.84±33.55分,峰值的半减期为24.948±4.8小时。此结果为~(131)Cs注射后心肌浓聚的扫描和实验研究的时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骨嗜酸性肉芽肿较少见,多发于男性儿童与年轻成人,起病隐匿,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例1:男,11岁。因右上臂、胸背部肿痛1月入院。检查:右上臂、第7胸椎处压痛明显。X线摄片示右肱骨中段病理性骨折,第7胸椎骨质破坏。作~(99m)TC-MDP全身骨显象发现右肱骨中上段、第7胸椎、双侧肱骨近端、股骨及胫骨远近端对称性放射性密度浓聚。手术后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对x线诊断为胸腔肿块疾患100例进行放射性核素双示踪肺扫描检查,其中胸腔恶性肿瘤51例,胸腔良性病变13例,胸腔炎症性病变33例,正常肺3例.肺扫描结果和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9%,假阳性10%,假阴性1%,其中经胸外科手术后病理学、细胞学诊断者47例,肺扫描符合率为80.9%,假阳性19.1%.此外还对放射性核素的肺扫描机理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6.
黄甲综合征(yellow nails syndrome,YNS)是一种以指甲营养不良和变黄、原发性淋巴水肿和胸膜肺部疾病三联征为表现的少见病。目前所见全世界有100多例报道,我国只有10例。现总结分析我院诊断黄甲综合征1例(图1,2)。1病历简介患者,男性,23岁,因“发热伴淋巴结肿大45天,右胸闷胀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对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 ,特别是慢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比较困难。99m锝 -红细胞 (99mTc -RBC)显像是一种很敏感的肠道出血的检查方法[1~3]。我们对23例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 ,进行了 99mTc -RBC(体内标记法 )显像 ,以探讨其在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意义。1.对象 :不明原因的反复下消化道出血患者23例 ,男性16例 ,女性7例 ;年龄8~82岁 ,平均42.6±12.5岁 ;病程3天~10年 ,平均4.2±2.0年。2.显像方法 :仪器采用Toshiba901AGCAγ相机 ,配以低能通…  相似文献   
8.
99 Tcm-DX直肠淋巴引流显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99Tc^m-右旋糖酐(DX)直肠淋巴引流显像术前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直肠癌患者17例,正常对照者20例。肛镜引导下,分左右两侧直肠粘膜下注射^99Tc^m-DX,每点37MBq(0.5mL)。注射后不同时间行γ照相。结果 ①对照组直肠淋巴引流图:向头侧引流的淋巴链完整、对称,近似“八”字形、梯形。肠旁、肠外淋巴结向上引流至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部分可以显示两侧髂内淋巴结;显影淋巴结数为7-16个。②直肠癌组术前直肠淋巴引流异常:向头侧引流的淋巴链不完整或不显影;淋巴结显影不清、缺损或增大,淋巴链呈“串珠”样。③直肠癌组术后行病理检查的207个淋巴结中,31个癌结节或癌转移。据Dukes分期法,直肠癌患者术前淋巴显像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灵敏度为91.6%,准确性88.2%,特异性80.0%,假阳性率20.0%,假阴性率8.3%。结论 ^99Tc^m-DX直肠淋巴引流显像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们选择“活血化瘀”和“培本扶正”的11种中草药样品进行实验研究,共用狗251只分为23个实验组: (1)~(131)Cs正常心肌对照组11只; (2)~(131)Cs心肌梗塞未治疗组11只; (3)~(131)Cs心肌梗塞瓜萎皮治疗组20只; (4)~(131)Cs心肌梗塞人参治疗组10只; (5)~(131)Cs心肌梗塞丹参治疗组10只; (6)~(131)Cs心肌梗塞大剂量人参治疗组10只;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人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ANAE法检查T淋巴细胞。102例放射工作者和8例慢性放射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率分别为67.30±1.19%和41.30±1.23%,显著低于101例正常人值78.14±1.11%(P<0.001)。作者还测定了17例待诊和确诊慢性放射病病人的GCR,6例呈正常人的周日节律,早晨高,晚上低(P<0.01),其中1例为放射病人,其余11例的GCR周日节律明显颠倒,晨低晚高(P<0.01),其中7例为确诊的慢性放射病。并讨论了这些指标对慢性放射病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