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针防治化疗致白细胞减少患者1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两组均采用诱导分化治疗和缓解后强化维持化疗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结果:治疗组达完全缓解(CR)时间和1、2、3年存活率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前后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肝功能、肌酐、尿素变化:治疗组P>0.05,对照组P<0.01。比较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肌酐、尿素及心肌酶、超声心动图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不仅能够缩短诱导分化治疗达CR时间而且能够改善APL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 8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以随机双盲法平均分为两组 ,每组各 4 0例 ,两组均予以抗感染祛痰止咳 ,解痉平喘 ,强心利尿及持续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红花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 ,对照组单用常规治疗 ,两组常规治疗方法及疗程相同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 :红花组 92 5 % ,对照组为 72 5 % ,经 χ2 检验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红花注射液能提高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贞芪扶正颗粒联合VADT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MM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予贞芪扶正颗粒联合VADT方案治疗,对照组52例单纯应用VADT方案治疗,每28d为1个疗程,治疗4~6个疗程后观察2组疗效和心电图变化,检测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水平变化,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完全缓解(TR)率46.4%、总有效(RR)率85.7%,对照组TR率26.9%、RR率65.4%,治疗组TR率、RR率均高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7.1%,对照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30.8%,治疗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CK-MB、cTnI、ALT、AST、Cr及BUN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CK-MB、cTnI、ALT、AST、Cr及BUN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贞芪扶正颗粒联合VADT方案治疗MM,能明显提高MM的疗效,并能减轻心、肝、肾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柔红霉素(DNR)与阿糖胞苷(Ara-C)双诱导方案对高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ATRA40-60mg/d,分2-3次口服;DNR 4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d1-3;Ara-C100mg加入250ml 5%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d1-7;继续口服ATRA至完全缓解(CR).结果: 24例患者均在30-45天内达CR,除3例出现发热感染外,24例未见严重出血、DIC,仅1例出现轻度维甲酸综合征,予地塞米松6mg后消失.结论: ATRA联合DA双诱导化疗方案治疗APL,较单用ATRA达CR时间明显缩短,无1例发生高白细胞综合征及严重维甲酸综合征,表明双诱导方案既具有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又有抑制其增殖作用,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肺癌59例张胜联,闫晓婷自1992年1月至1993年12月,我科收治肺癌88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59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及特点分析如下,一般资料:59例患者中,男51例,女8例。年龄60~77岁,中位数63.8岁。平均病程(指出现症状到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与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及B族维生素治疗高半胱氨酸血症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有自然流产病史的孕前检查病例200例,其中有复发性自然流产史(复发流产组)和单次自然流产史(单次流产组)的孕前检查病例各100例,对照收集同期在同一医院进行正常孕前检查者100例(对照组),测定其血清Hcy。对Hcy≥10μmol/L的138例自然流产史病例进行B族维生素治疗30天,比较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并评估治疗结果。结果单次流产组、复发流产组及正常孕前检查对照组Hcy的检测值分别为:10.54±2.14μmol/L、12.76±2.38μmol/L和9.41±1.21μmol/L,单次流产组和复发流产组的Hcy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前检查对照组(F=10.67,P<0.05)。在Hcy≥10μmol/L的有效观察130例中,治疗前Hcy平均水平为11.38±2.12μmol/L,经B族维生素治疗后,Hcy平均水平为9.56±1.76μmol/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9.32,P<0.05)。结论血清Hcy可以做为自然流产风险因素来检测,并可通过B族维生素有效降低血清高半胱氨酸水平来预防复发性自然流产。  相似文献   
8.
<正>蒽环类药物包括阿霉素(ADM)、柔红霉素(DNR)、米托蒽醌等(MTZ),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肿瘤药物,对临床发病率高但有望治愈的肿瘤,如急性白血病、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乳腺癌等,具有不可替代作用[1]。然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基于决策树模型HC25病组患者DRGs细分组的研究及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依据CHS-DRG分组方案进入HC25(胆囊切除术,不伴并发症或合并症)病组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n=3 844),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了解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决策树模型进行病例组合,分析分组效果及不同分组的费用标准。结果 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住院费用呈偏态分布(χ2=0.197,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住院费用在不同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患者来源、医疗付费方式、入院病情危重情况、术前时间、住院时间、是否有再住院计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住院费用显著性差异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住院时间、手术方式、入院病情危重情况、性别、术前时间、患者来源、再住院计划(P均<0.05);采用CHAID共生成了7个DRGs分组,第一层分类节点变量是手术方式,第二层是术前时间、住院时间,第三层是入院时病情危重情况;不同DRGs组合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474.595,P<0.001),组合DRGs(1)的住院费用最高,权重最高;DRGs(7)的住院费用最低,权重最小;所有DRGs病组中超标费用患者共170例(4.42%),各组超标费用比例均<10%。结论 基于决策树模型对HC25病组的细分组效果合理有效,能较客观反映医疗资源消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生脉注射液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阿霉素心脏毒性的防治效果。方法2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单纯化疗(化疗方案均包括阿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心电图、心肌酶谱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和心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心电图异常为4.5%低于对照组的30.8%(P〈0.05);两组化疗后心肌酶(CK-MB,CTnI)均增高,但对照组增高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超声心动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生存率85.7%、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25.1%,与对照组(63.4%、39.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可以防治阿霉素所致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损害等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