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沙唑嗪与特拉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甲磺酸多沙唑嗪和特拉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将符合条件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多沙唑嗪)和对照组(特拉唑嗪).试验剂量从2 mg开始逐渐递增至2~8 mg/d,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行心电图、常规体检、血尿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①治疗4周后,多沙唑嗪组降压总有效率80.7%,特拉唑嗪组降压总有效率70.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②多沙唑嗪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分别为10.81%、10.70%,特拉唑嗪组为10.01%、11.47%.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③多沙唑嗪组有效剂量2~6 mg/d,平均3.04 mg/d,特拉唑嗪组有效剂量2~8 mg/d,平均4.19 mg/d.④每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多沙唑嗪组25.8%,特拉唑嗪组33.3%(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头痛、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等,多为轻度,可迅速缓解,多沙唑嗪组未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结论:甲磺酸多沙唑嗪2~6 mg/d,一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分组对照试验。符合条件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替米沙坦组和氯沙坦组。每天一次口服替米沙坦 40mg或氯沙坦 5 0mg ,每 2周随访 1次。 4周后 ,如患者舒张压 (DBP)≥ 90mmHg则增加剂量 ,每天一次口服替米沙坦 80mg或氯沙坦 10 0mg。治疗前后分别查心电图 ,血、尿常规 ,血生化检查和常规查体。 结果 :(1)治疗 8周末 ,替米沙坦组和氯沙坦组患者的DBP均显著降低 ,2组下降幅度相似 (11.9mmHgvs 10 .4mmHg) ;(2 )治疗8周末 ,替米沙坦组收缩压 (SBP)下降幅度稍大于氯沙坦组 (9.5mmHgvs 6.2mmHg) ;(3 )替米沙坦降压有效率为 83 .3 % ,稍高于氯沙坦组 69.2 % ,无统计学差异 ;(4 ) 2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 (替米沙坦组 3 3 .3 % ,氯沙坦组 3 4.6%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头晕、头痛 ,多为轻度 ,可迅速缓解。结论 :替米沙坦 40mg~ 80mg ,每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王民  钱端 《中国医师杂志》2004,6(9):1276-1276,1279
1997-07—2003-06作者应用硝苯地平(NFP)和/或卡托普利(CPT)含服我院治疗高血压急症15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存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与脑钠肽(BNP)水平的关系. 方法 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并存高血压分组,其中不伴高血压组63例,伴高血压组65例,对照组为62例健康查体者.测定各组BNP浓度.常规超声测定左心室结构指标,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计算E/A值.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QTVI)测量左心室壁二尖瓣环6个位点(侧壁和后间隔、前壁和下壁、前间隔和后壁)处的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和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m).计算6个位点平均Em、Am(MEm、MAm)和E/MEm比值. 结果 糖尿病不伴高血压组、伴高血压组LVMI[分别为(91.6±17.3)g/m2、(116.7±20.5)g/m2]、E/MEm(10.3±1.8和12.5±1.4)及BNP浓度[(47.7±29.4)ng/L、(105.7±32.5)ng/L]较对照组[分别为(78.7±19.5)g/m2、8.9±1.6、(20.8±11.63)ng/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54、13.83和9.75,P均<0.05);不伴高血压组、伴高血压组MEm[《6.7±1.0)cm/s、(5.4±0.9)cm/s]较对照组[(5.4±0.9)cm/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6,P<0.05).糖尿病患者BNP浓度与E/A、MEm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0.51,均P<0.01),与LVMI和E/MEm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0.58,均P<0.01). 结论 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并存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更为严重.联合血浆BNP浓度和超声指标有助于准确评估老年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6.
赛尼可在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赛尼可对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降体重等作用。方法 :选择肥胖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微低热量饮食 ,口服赛尼可或安慰剂治疗 2 4周 ,观察体重、腰围、血脂、血糖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体重及腰围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同时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 ,治疗组在 2 4周时舒张压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赛尼可在降低体重的同时 ,可显著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QTVI超声心动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与功能的关系。方法12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Ganau分类法分为4型,正常对照组32名,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QTVI检查。比较分析QTVI所测左室壁二尖瓣环六个位点(侧壁和后间隔、前壁和下壁、前间隔和后壁)处的运动速度指标Sm、Em、Am及Em/Am的变化特点,且与常规超声心动功能指标FS、LVEF、E/A进行比较。结果①高血压各组患者左室壁二尖瓣环六个位点处的平均Sm、Em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②Sm在高血压各组中数值呈递减变化,离心性肥厚组Sm最低;③在高血压各组中,向心性肥厚组Em数值最小,其次为离心性肥厚组,向心性重构组和正常构型组。结论①QTVI技术比常规超声心动图能更早、更敏感地发现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障碍。②随着高血压时左室由正常构型向离心性肥厚的发展,QTVI能准确评估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8.
二维超声(即B型超声,简称B超)在医学诊断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已为大家所熟知。近年来多普勒技术在超声诊断中的应用,又使得B超的功能如虎添翼。 说到多普勒技术,还得从“多普勒效应”谈起。多普勒效应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物理现象,它是1842年由奥地利的多普勒教授发现  相似文献   
9.
超声多普勒估测肺动脉瓣跨瓣压差张小平钱端郑知刚王以妮胡镇祥(心内科)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992年11月~1995年4月经手术及右心导管检查证实肺动脉口狭窄的住院患者1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岁~15岁,平均年龄61岁。其中单纯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肌酶正常、cTnT升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CPR水平和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所有62例心肌酶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取血测定cTnT、CRP,4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者评价冠脉病变程度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15例患者cTnT阳性、余47例阴性;与cTnT阴性组相比,cTnT阳性组CRP水平更高(P<0.05)、严重冠脉病变、左主干病变及血栓性病变更多见(P<0.05),2例心脏事件均发生在cTnT阳性组.结论:对于心肌酶正常而cTnT升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予更积极的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