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高血压病人腹腔镜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喉罩与气管插管在高血压病人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ASA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2组;气管插管组(A组)、喉罩通气组(B组),每组各50例。快速诱导后分别插入气管导管或置入喉罩。记录两组不同时段血压(B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值(PetCO2)及气道压峰值(Ppeak)的变化,同时观察术中通气和术后喉痛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喉罩置入率较气管插管顺利率高,一次置入率达100%,气管插管顺利率为95%。B组仅3例出现轻度口腔漏气,占6%,A组无漏气,两种方法均不影响通气。B组置喉罩及拔喉罩前后循环各参数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气管插管前后循环参数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B组呼气末二氧化碳值和气道压峰值明显低于A组,气道分泌物B组明显少于A组.(P〈0.01),术后喉痛B组少于A组(P〈0.01)。结论置入喉罩较气管插管操作方便、简单,对循环影响小,对通气影响小,对气道刺激和损伤小,病人易耐受,术后并发症减少,是高血压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群  钱祖超 《现代保健》2009,(15):24-25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de infusion,TCI)全凭静脉麻醉(TIVA)和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两种不同方式在鼻内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和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I组),每组15例的患者,共30例。观察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前、气管插管时、插管后5min、手术30min、气管拔管时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同时观察患者拔管时的意识及躁动情况及术后恶心、呕吐。结果I组在在插管詹5min时血压下降明显,在手术30min时血压心率明显增高与同时间T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术终至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I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躁动情况:T组患者较安静,I组患者出现拔管躁动4例;两组均无术中知晓患者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鼻内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苏醒迅速平稳,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延长吸气时间即反比通气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传统的吸呼比1∶2组,吸呼比1∶1组,吸呼比2∶1组,每组各25例.潮气量设定为6~7ml/kg,吸呼比在气腹开始时进行调整.于下列时间点测定动脉血气:麻醉诱导后15min(T1),CO2气腹开始后25min(T2),50min(T3)时,并计算相应时间点氧合指数(PaO2/FiO2)和生理无效腔(VD/VT);记录相应时点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1∶2组T2、T3时点PaO2/FiO2较T1时有所下降(P<0.05),而1∶1组和2∶1组PaO2/FiO2无显著下降.3组PaCO2在T2、T3时点均明显增加,但T3时,2∶1组PaCO2比1∶1组和1∶2组低(P<0.05).与1∶2组比较,T2、T3时点,1∶1组和2∶1组VD/VT显著降低(P<0.05).气腹开始后所有组气道峰压和气道平台压均升高;与1∶2组相应时点比较,1∶1组和2∶1组T2、T3时点Pplat上升(P<0.05);T2和T3时,1∶1组和2∶1组的吸气峰流量较在T1时明显降低.手术开始后呼吸系统静态和动态顺应性降低,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时延长吸气时间有助于改善氧合.与常规吸呼比比较,延长吸气时间不增加气道峰压或气道平台压且能加快CO2的排出,反比通气可促进气体交换和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de infusion,TCI)全凭静脉麻醉(TIVA)和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两种不同方式在鼻内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和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I组),每组 15例的患者,共30例.观察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前、气管插管时、插管后5 min、手术30 min、气管拔管时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同时观察患者拔管时的意识及躁动情况及术后恶心、呕吐.结果 I组在在插管后5 min时血压下降明显,在手术30 min时血压心率明显增高与同时间T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术终至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I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 拔管时躁动情况:T组患者较安静,I组患者出现拔管躁动4例;两组均无术中知晓患者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结论 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鼻内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苏醒迅速平稳,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气腹头低位时,肺开放策略[肺复张(RM)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34例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气腹后RM随后机械通气联合5cmH2O PEEP直至手术结束.测定气腹前、气腹后15min头低足高位25°无PEEP、RM后5cmH2O PEEP和气腹结束时的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动脉血气.结果 气腹和头低足高位显著增加ECW和EL,分别为8.5±0.8和11.89±1.75cmH2O/L,与T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与T0比较,OLS能明显降低ECW和EL,分别为5.3±1.4和8.65±1.03cmH2O/L(P <0.05).T1吸气末跨肺压(PplatL)和呼气末跨肺压(PEEPtotalL)分别为9.22±2.03和2.8±1.7cmH2O较T0明显降低(P<0.05,P<0.01),而在T2显著上升,分别为11.65±1.25和6.55±1.30cmH2O.T2时点PaO2/FiO2均低于其他时点(P<0.05).RM引起每搏输出量短暂下降.结论 OLS可增加跨肺压进而开放塌陷肺泡,降低胸壁弹性阻力,改善肺气体交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自控镇痛时的效价和副作用,并与吗啡自控镇痛进行比较.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20例,ASA Ⅰ~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羟考酮组(O组)和吗啡组(M组),每组各60例.手术结束前15 min两组分别给予镇痛负荷量,然后接病人自控镇痛泵.手术结束后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镇痛药物用量、不良反应、镇静水平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观察时间内静息和运动时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O组镇痛后4 h(2.3±0.8)、8 h(2.5±0.7)和12h (3.1±0.8) Ramsay评分显著低于M组(3.8±0.5,3.9±0.7,4.0±0.5)(P<0.01,P<0.05).O组48 h累计呕吐发生率(11%)低于M组(20%)(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M组(P<0.01).两组间患者镇痛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可有效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自控镇痛,且呼吸抑制和呕吐发生率低,镇痛效果与吗啡相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