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中国残联“八五”计划要求,浙江省杭州地区于1994年开始进行低视力普查以及相应的康复训练。现将1994年1月~1995年12月476例资料完整的低视力分析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l;t象凡视力no.3而又不能矫正者为入选对象,共476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73年制定的低视力标准:0.l<最佳矫正视力<0.3为二级低视力,0.05<最佳矫正视力<0.且为一级低视力。互.2方法首先进行各地区专业人员培训。共举办2期学习班,目的是统一检查标准、检查方法以及登记表格,并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设立低视力康复中心。然后各县区…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黄斑缺损是严重影响患者中心视力的眼底先一性异常。我们于2002年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由于表现多样,有些缺乏典型的色素样改变,临床上易误诊、漏诊。对我院眼科遇到2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病例报告如下。例1男,33岁,因“右眼胀、视物模糊2天”于2007年1月3日入院。患者在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胀,继而视物不清,次日遂  相似文献   
4.
王梦珠  颜伟年  钱晓娃 《眼科》1998,7(3):140-142
目的:观察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结膜下注射对术后眼内纤维蛋白渗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20只眼)术后眼内纤维蛋白渗出患者用浓度为50μg/mlt-PA结膜下注射。每次注射0.5ml,一次注射不能使纤维蛋白渗出完全溶解者间隔448 ̄72小时重复给药,直至吸收。并与同期19例(19只眼)用激素治疗眼内纤维蛋白渗出的患者作对照。结果:t-PA组眼内纤维蛋白完全溶解时间为注药后1 ̄14天,  相似文献   
5.
Ⅱ型糖尿病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我院对 7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现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对象 本组 75例 (81眼 ) ,其中男 42例 (45眼 ) ,女 33例(36眼 ) ,年龄 47~ 80岁 ,平均 6 1.5岁 ,病程 1~ 2 7年 ,平均 6 .8年 ,术前视力 1.0~ 4.1。血糖控制情况 :术前空腹葡萄糖(Glu) 4 .5~ 9.5mmol/L ,平均 7.15mmol/L ,果糖胺 (Gsp) 1.2 1~2 .0 2mmol/L ,平均 1.74mmol/L。其中 49例口服降糖药物 ,2 6例术前使用胰岛素 ,用量为 14~ 2 4IU/d ,平均 19IU/d。1.2 手术方法 常规ECCE IO…  相似文献   
6.
角膜地形图指导拆线控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钱晓娃,颜伟年,王建华,王梦珠,MeeSingChong近年来,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国内已广泛开展。由于各种检测手段的不断问世,对术前屈光状态可以进行精细测算,满足了术后球镜的需要。因此,术后...  相似文献   
7.
我科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232只眼中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19只眼,现将其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7年5月至2009年11月在我科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共232例(232只眼),其中男性104例,女性128例;年龄45~95岁,平均(75±5)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99只眼,并发性白内障30只眼,外伤性白内障3只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1999~2005年以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的386例晚期青光眼病人,分析总结并发症的防治经验。结果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有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如眼部疼痛、葡萄膜炎、眼内出血、视力下降、眼球萎缩等,经适当的处理各种并发症可明显下降。结论术前充分抗炎降眼压、适当镇静、控制全身情况;术中良好的麻醉、熟练准确的手术操作;术后抗炎处理。以上措施能明显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青光眼术后滤泡感染引起眼内炎,临床较为少见,作者诊治1例,报告如下,同时探讨其危险因素及其防治。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毛纺车间工人,1999年5月行双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本次因脏手揉眼后右眼胀痛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1d,于2000年6月20日入院。全身检查: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心肺腹腔脏器未查见阳性体征,既往糖尿病史,本次血糖5.6mmol/L,尿糖阴性。眼科检查:视力右眼光感,光定位,左眼5.0,眼压右眼3.0kPa,左眼6.0kPa。双眼球位置正常。右侧上眼睑肿胀,球结膜充血(++),角膜上方滤过泡呈乳白色隆起,角膜轻微混浊,虹膜纹理尚清,前房轴深正常,Tyndall's征(+++),有纤维渗出。上方小梁切口处黄色脓流入前房,轻压滤过泡时,可见瞳孔前大量脓液溢出流入前房,前房积脓约占1/3,瞳孔欠园呈梨形,晶体透明,玻璃体混浊,显黄色反光,眼底窥不入,滤过泡荧光素染色可观察到渗漏,分泌物涂片及细菌培养阴性。临床诊断:青光眼术后滤过泡感染,眼内炎,予氧氟沙星、典必舒及1%链霉素滴眼剂点眼一日三次,妥布霉素注射剂20mg,球结膜下注射一日一次,先锋霉素Ⅳ注射剂2.0mg,静滴一日二次,妥布霉素针160mg静滴一日一次,地塞米松注射剂5mg,静滴一日一次。第8d,患眼视力达一尺指数,眼压右眼kPa,滤过泡无渗漏。玻璃体内黄色反光变稀薄,但眼底仍窥不入,为加强疗效,程改为羚兰欣注射剂2.0g,静滴一日二次奈替米星注射剂0.6g,静滴一日一次,用药3d后视力逐渐增进,用药共9d后,患眼视力增进到4.9,玻璃体内黄色反光明显减少,眼底所见:视网膜平,视盘界清,血管走向正常,黄斑中心反光未见,眼压5.0/6.0kPa,停用全身抗生素3d后,病情稳定,痊愈出院。带局部用药,门诊复查二次未见反复。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9岁因发现左眼视野缩小12小时入院。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冠心病史1年。入院查体:BP120/75mmHg,HR76次/分,R18次/分,T36.5℃。全身检查无明显异常。右眼视力0.6,矫正1.0;左眼视力0.15。矫正0.8。双眼瞳孔光反应正常,晶体无浑浊。右视盘色泽正常。左眼底视盘色较淡,鼻侧界欠清。双眼黄斑中心凹反光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