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快速建立股静脉通道在休克病人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在救治休克病人时往往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保证药物输入及快速扩容。然而,由于休克病人外周静脉塌陷,静脉穿刺常常不易成功,或穿刺成功也因为补液通道不畅而导致不能及时治疗,易贻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2.
3.
我院自1990年1月至今,在临床上共收治4例儿童袖套状髌骨骨折,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4例患者中3例男孩,1例女孩;年龄10~15岁;右侧3例,左侧1例;受伤机制:跳高2例,跳远1例,车祸摔倒1例。2例陈旧性骨折伤后均摄X片无骨折,经治疗后伸膝无力,行走困难就诊,再次X片复查或临床检查才被发现。4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取髌前横弧形切口,显露髌骨骨折端;新鲜骨折,清除骨折端血肿及碎骨片,生理盐水冲洗骨折部位,整复骨折获解剖对位后,予钢丝环形加髌前“8”字钢丝内固定法。2例陈旧性骨折整复困难,切除袖套内新长出的多余骨质,修整骨断端,因解剖复位已不…  相似文献   
4.
作者2004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86例,其中, Ⅰ、Ⅱ、ⅢA型骨折共64例.随机选择病例采用前内或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每组32例,分别对患者手术创伤、术后功能以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旁双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治58例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椎骨折。对其中28例行脊柱旁双切口入路手术,30例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并比较2种入路的疗效。结果脊柱旁双切口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切口手术相比,在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结论脊柱旁双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腰背部后遗疼痛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肱骨髁上骨折占小儿肘部骨折50%~60%[1]。本院研制的改良肱骨髁上骨折夹板2001年7月~008年8月应用于临床,通过临床观察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发生率明显降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3~1岁;右侧42例,左侧28例,伸直  相似文献   
7.
肱骨髁上骨折占小儿肘部骨折50%~60%。本院研制的改良肱骨髁上骨折夹板2001年7月--008年8月应用于临床,通过临床观察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发生率明显降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3~1岁;右侧42例,左侧28例,伸直型56例,屈曲型14例,其中尺偏44例,桡偏20例,无侧方移位6例,均为新鲜骨折,  相似文献   
8.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足损伤,占跗骨骨折的60%,其中跟骨关节内骨折占跟骨骨折的85%~95%。诊断多不困难,但治疗观点上存在很大分歧,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运用于所有骨折例。自1998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收治了82例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按Essex—Loprti分类法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钱承美  马林  秦洪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603-1604
传统型肱骨髁上骨折夹板不易控制前臂的旋转,肘内翻发生率较高。笔者使用改良后的夹板对70例肱骨髁上骨折进行了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其肘内翻发生率明显降低,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
改良夹板治疗肱骨髁上骨折7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髁上骨折占小儿肘部骨折50%~60%[1].本院研制的改良肱骨髁上骨折夹板2001年7月~008年8月应用于临床,通过临床观察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发生率明显降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