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1.
目的通过这次试验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为之后的慢性肾衰竭治疗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鉴。方法在这次试验中,选择在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63人作为这次试验的对象。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将63名试验对象分成三组,每组21人。第一组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主要将肾康注射液作为主要治疗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这组称为观察组;第二组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主要将前列地尔作为主要治疗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这组称为对比组;第三组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将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起来对患者进行治疗,这组称为对照组。分析试验结果的标准主要有三个: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情况;消化系统功能情况;有无出现并发症等。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发现,在将肾康注射液作为主治疗药物的观察组中,患者肾功能有明显改善的有9人,消化系统功能出现明显改善的有5人,出现并发症的有12人;在将前列地尔作为主要治疗药物的对比组中,患者肾功能有明显改善的有13人,消化系统功能出现明显改善的有8人,出现并发症的有14人;在将肾康注射液和前列地尔联合起来进行治疗的对照组中,患者肾功能有明显改善的有16人,消化系统功能出现明显改善的有14人,出现并发症的有4人。结论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衰竭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在之后慢性肾衰竭的治疗过程中可以考虑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miR-150-5p和miR-155-5p在老年糖尿病肾病(DN)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2015年1月—2017年12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DN患者(DN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和6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miR-150-5p和miR-155-5p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50-5p和miR-155-5p水平对老年DN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DN组血清miR-150-5p(3.35±1.26)和miR-155-5p(5.47±1.80)表达水平均高于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血清miR-150-5p和miR-155-5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150-5p和miR-155-5p诊断老年DN的最佳截值分别为2.65、4.16,灵敏度分别为82.7%和80.3%,特异度为74.8%和83.6%。二者联合诊断老年DN的AUC(95%CI)为0.892(0.834~0.953)优于单项miR-150-5p[0.805(0.749~0.865)]和miR-155-5p[0.837(0.779~0.894)](P0.05),其灵敏度(90.4%)和特异度(85.7%)最好。结论血清miR-150-5p和miR-155-5p水平在老年DN患者中升高,有望作为老年DN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中的变化,及与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老年2型DKD患者184例,根据UACR分为尿蛋白正常组(n=68)、微量清蛋白尿组(n=66)及大量清蛋白尿组(n=50),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各组尿NGAL、L-FABP及RBP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尿NGAL、L-FABP及RBP水平与UACR、eGFR的相关性。结果尿蛋白正常组、微量清蛋白尿组和大量清蛋白尿组尿NGAL、L-FABP及RB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微量清蛋白尿组尿NGAL、L-FABP及RBP水平明显高于尿蛋白正常组(P<0.05),大量清蛋白尿组尿NGAL、L-FABP及RBP水平明显高于尿蛋白正常组和微量清蛋白尿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2型DKD患者尿NGAL、L-FABP及RBP水平与UACR均呈正相关(r=0.542、0.826、0.706,P<0.01),尿NGAL、L-FABP及RBP水平与eGFR均呈负相关(r=-0.483、-0.607、-0.635,P<0.01)。结论尿NGAL、L-FABP及RBP水平在老年2型DKD患者中明显升高,与2型DKD患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分泌型黑色素瘤细胞黏附分子(MCAM)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海南西部中心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80例T2DN患者作为T2DN组,根据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T2DN组分为轻度组(n=52)、中度组(n=66)、重度组(n=62),另外选取58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T2DN组中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ADPN、分泌型MCAM结果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DPN和分泌型MCAM诊断T2DN的临床效能。结果 T2DN组血清ADPN表达水平为(10.67±1.21)μg/mL,低于对照组的(12.36±3.08)μg/mL,分泌型MCAM表达水平为(118.89±26.07)μg/L,高于对照组的(68.79±18.3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血清ADPN水平低于轻度组,重度组ADPN水平低于中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分泌型MCAM水平高于轻度组,重度组MCAM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CKD患者1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达格列净口服,每次10 mg,每天1次;复方α-酮酸随餐口服,每次5片(0.63 g/片),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复方α-酮酸随餐口服,剂量、用法同观察组。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评估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的肾功能[血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肾脏微循环[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肾脏炎症[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肾间质纤维化[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Cr、BUN、24 h Up水平低,GFR、Alb水平高(P均<0.05);血清ET-1、vW...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这次试验观察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之后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治疗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鉴。方法在这次试验中,选择在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54人作为这次试验的对象。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将54名试验对象分成三组,每组18人。第一组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主要将依那普利作为主要治疗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这组称为观察组;第二组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主要将乐卡地平作为主要治疗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这组称为对比组;第三组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将依那普利和乐卡地平联合起来对患者进行治疗,这组称为对照组。分析试验结果的标准主要有三个: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血尿情况,蛋白尿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发现,在将依那普利联作为主要治疗药物的观察组中,患者血压逐渐向正常范围靠近的有7人,血尿情况明显减少的有11人,蛋白尿情况明显减少的有9人;在将乐卡地平作为主要治疗药物的对比组中,患者血压逐渐向正常范围靠近的有4人,血尿情况明显减少的有6人,蛋白尿情况明显减少的有8人;在将依那普利和乐卡地平联合起来进行治疗的对照组中,患者血压逐渐向正常范围靠近的有14人,血尿情况明显减少的有16人,蛋白尿情况明显减少的有17人。结论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在之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考虑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miR-21及miR-155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AKI患者118例,根据其28 d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76例)和死亡组(42例)。按AKI分期标准分为AKI 1期(53例)、AKI 2期(37例)、AKI 3期(28例)。另选择同期5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各组血清miR-21及miR-155表达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1及miR-155对AKI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结果:AKI组血清miR-21(2. 92±0. 74 vs 1. 06±0. 21)及miR-155(1. 95±0. 42 vs 0. 36±0. 0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AKI 3期血清miR-21(3. 85±1. 30 vs 2. 81±0. 66和2. 48±0. 52)及miR-155(2. 73±0. 85 vs 1. 87±0. 36和1. 60±0. 2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KI 1期和AKI 2期(P0. 05),死亡组血清miR-21(3. 71±1. 24 vs 2. 60±0. 57)及miR-155(2. 54±0. 72 vs 1. 68±0. 3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 05)。ROC曲线显示,血清miR-21及miR-155诊断AKI的最佳界值分别为2. 15、1. 28,二者联合[AUC(95%CI):0. 932(0. 874~0. 993)]诊断AKI的敏感度较好,为96. 2%;血清miR-21及miR-155预测AKI死亡的最佳界值分别为3. 35、2. 16,二者联合[AUC(95%CI):0. 904(0. 843~0. 962)]预测AKI死亡的敏感度较好,为91. 4%。结论:血清miR-21及miR-155表达水平在AKI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有望作为AKI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根据慢性肾脏病分期标准将8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病组)分为1~2期组(26例),3a~3b期组(39例),4~5期组(16例),另选择139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糖尿病组)和51例体检志愿者(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MTHF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三酰甘油(TG)、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 GFR)水平。比较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MTHF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肾病组、单纯糖尿病组MTHF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降低(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肾病组MTHF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亦降低(P<0.05)。1~2期、3a~3b期、4~5期组患者MTHF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依次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eGFR、MTHFR基因启动子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