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科素亚和吲哒帕安单用或合用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降压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坐位舒张压(SDBP)在95~114mmHg的EH病人86例分为2组,科素亚组46例,眼科素亚50mg,qd(2周后如SDBP>95mmHg时加服吲哒帕安2.5mg.qd)共6周;对照组40例.服吲哒帕安2.5mg,qd,连续用药6周。结果:两药合用降压疗效明显增强.不良反应少。结论:西药对EH有效,合用效佳,降压平稳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3年2月开始,采用动静脉留置管引流恶性心包积液6例并心包内给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叙一65岁。其中肺癌4例;胃癌1例;乳腺癌1例,均有胸闷、呼吸困难和心包填塞征。超声心动图示心包腔内均见液性暗区;心包液检查,均为血性。5例找到腺癌细胞;4例合并胸腔积液、血性3例,淡黄色1例,3例胸水发现癌细胞。6例均行心包积液引流并经动静脉留置管注入丝裂霉素4-smp十氟美松smp,每周1次,应用4次为1疗程,5例配以全身化疗。二、操作方法1.先用心脏超声作心包积液探查,定穿刺点…  相似文献   
3.
海捷亚和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并发心衰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海捷亚的降压疗效和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在观察期间原抗心衰药物(洋地黄制剂,利尿剂)不变.海捷亚组(40例)口服海捷亚每日1片,连用4周;卡托普利组(36例)口服卡托普利12 5~25 mg,每日2~3次,连用4周,用药前和用药后行超声心动图计算射血分数(EF)和E/A比值,评定用药前后心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心功能都有明显改善,海捷亚组总有效(显效 有效)率为82%,卡托普利组为66%,两组间相比,海捷亚组明显好于卡托普利组.结论:心衰患者使用海捷亚有利于缓解心衰症状,改善其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其疗效优于卡托普利.  相似文献   
4.
17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尿激酶应用前给予小剂量肝素(强化溶栓组)92例与对照组(尿激酶应用前未用肝素)78例相比,早期冠脉再通率明显提高(69.5%和46.2%,P〈0.05),心电图ST段回落及T波反转明显加快,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相似。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心肌病是由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某些病理状态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组成的综合征。本文20例以老年男性为主、陈旧性心梗12例(60%),都有心衰症(1例右心衰、余为左心衰),18例有心绞痛,室壁瘤4例,室壁运动减退或/和反常运动11例,传导障  相似文献   
6.
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心肌氧供减少和 (或 )耗氧增加。心肌耗氧量决定于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心室容积等因素 ;心肌供氧主要决定是否存在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 (粥样斑块 )和动力性狭窄 (痉挛 )及其程度。临床上常用的抗心肌缺血 (心绞痛 )药物如 β 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脂类等药理学基础都是 (或主要是 )减少心肌耗氧量 ,但不能从根本上改观。近十余年集中于增加冠状动脉供血供氧的研究 ,如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的溶栓治疗 (经静脉或经冠脉内 )、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剂 (肝素、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噻氯吡啶、血小板膜糖蛋…  相似文献   
7.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钟尹元孙延芹综述吴葆杰审校(山东省聊城地区第二医院,临清252600)1971年首先由Endo从微生物代谢物中发现Compactin(ML-236B),它是内源性胆固醇合成中的限速酶——3-羟,3-甲基戊...  相似文献   
8.
农村心源性猝死中以冠心病猝死最为常见。1975~1990年,我院遇及心源性猝死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为18~78岁,平均54.5岁。农民45例,其他15例。有明显诱因者48例(80%),主要为情绪激动、过度用力、饱餐、饮酒过量、排便用力等。60例中冠心病者51例(85%),其中有梗塞史者36例,无梗塞史者15例,可见心源性猝死中以冠心病猝死后首位。猝死前症状无特异性。院内发生的38例均作了心电示波或心电图检查,其中34例  相似文献   
9.
报告了冠心舒不同组分的抗凝和降血脂作用。在依冠心舒组分抽得率折合的剂量下,组分Ⅰ无抗凝活性,组分Ⅱ具有较高的抗凝活性。两种组分都有明显地抑制TritonWR-1339诱发的高胆固醇血症和食物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作用,提示了抗凝活性和降脂活性是不平行的,是可以分开的。它的意义在于为提取和合成作用专一性高、副作用少的粘多糖药物提供了依据。本文初步讨论了粘多糖的构—效关系及它们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序贯给药法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冠脉再通的疗效。方法205例AMI患者随机分成序贯组(溶栓前肝素-尿激酶-溶栓后肝素)107例,和对照组(98例)。尿激酶溶栓前序贯组先用肝素5000U,而对照组只用安慰剂(尿激酶-肝素)。结果序贯组的早期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1.03%和52.04%,P<0.01,前者的ST段回落和T波反转也明显快于后者。两组出血并发症相似。结论静脉溶栓序贯给药法明显提高早期冠脉再通率而不增加出血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