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浸渍法测定致倦库蚊幼虫的LC50。结果东山区、海珠区、芳村区、荔湾区、越秀区及天河区各采集点致倦库蚊幼虫LC50分别为0.0067ppm、0.0091ppm、0.0072ppm、0.0111ppm、0.0081ppm、0.0130ppm;与致倦库蚊敏感品系相比,对溴氰菊酯抗性比分别为13.1倍、17.8倍、14.1倍、21.8倍、15.9倍、25.5倍。表明广州市区致倦库蚊对溴氰菊酯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2.
环卵沉淀(以下称COP)反应已有20多年历史。它是诊断血吸虫病的手段之一。现将近几年来有关反应机理、超微结构、虫卵制备和保存、敏感性特异性等的研究情况结合自己的实践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五个不同温度的实验,编制成蚊生命表。说明:①成虫前期发育历期随温度的上升而缩短;卵的存活率是影响成虫前期存活率的主要因素;②各个实验温度的成蚊存活率随年龄的增长呈恒定的百分率下降,其存活率曲线都与SlobodkinⅢ型相似;③成蚊预期寿命与温度呈负相关,回归系数b值均有显著性(P<0.001);④不同温度的成蚊预期寿命,用生殖营养周期换算为生理龄期,更能说明寿命与流行病学的关系,并在五个实验温度中,25℃似乎更有利于登革热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了温度与白纹伊蚊多次吸血的关系,对幼虫营养与白纹伊蚊多次吸血习性的关系也作了初步的观察。 将刚吸饱血的雌蚊分别置20、23、25、28和30℃条件下,根据各个实验温度白纹伊蚊的生殖营养周期内每1/3和2/3时间分别供血1h,观察每个实验温度的刺探(probe)和吸血(feeding)频率。同时解剖一定数  相似文献   
5.
白纹伊蚊基因组中CYP6家族新成员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获得白纹伊蚊CYP6基因家族中新成员的基因片段。方法根据家蝇CYP6A1、CYP6D1以及致倦库蚊CYP6E1同源区氨基酸序列,设计1对简并引物,分别以白纹伊蚊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产物经T-A克隆转化至JM109大肠杆菌中,经筛选后测序,获得与设计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片段大小相符合的5个基因片段,并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在白纹伊蚊敏感品系中获得了2个基因片段(AEDG-S1,AEDG-S2),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240bp和236bp;在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获得了3个基因片段(AEDG-R2,AEDG-R3,AEDG-R4),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236bp、236bp和239bp。所得序列与昆虫CYP6家族的同源性在23.1%~53.8%之间,与CYP3家族的同源性在25.6%~43.9%之间,而与CYP4家族同源性较低,为13.9%~24.4%。结论所得5个序列为CYP6家族中5个新成员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6.
鱼藤酮对致倦库蚊幼虫生物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