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对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增殖和分泌IL-1β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传代培养,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通脉口服液含药血清、黄芪含药血清、三七含药血清,采用MTT法观察各组含药血清对正常培养条件下及LPS刺激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测定LPS刺激下通脉口服液组细胞上清中IL-1β的含量。结果3组含药血清均可抑制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三组之间比较,通脉口服液组作用要优于黄芪组及三七组。ELISA结果表明:通脉口服液含药血清可以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1β。结论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及LPS诱导的系膜细胞IL-1β的产生,肾小球系膜细胞是通脉口服液防治慢性肾炎,延缓肾小球硬化的重要靶细胞之一。  相似文献   
2.
钟丹  耿丹  王晓琳  邢可  王卫星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2):197-198,239
本文结合现代医学浅谈ARDS在MODS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对ARDS与MODS关系病机的认识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患者28岁,41孕周,第1胎,均小骨盆。腰腹部阵痛36小时,自然破膜21小时,胎动消失12小时,于1987年5月21日入院。查体:136℃,P104次/分,Bp13.8/9.3kPa(104/70mmHg)。贫血貌,腹肌紧张,子宫轮廓不清,但可见位于耻上的病理性子宫收缩环,子宫下段压痛明显,胎心音未听到。诊断:子宫破裂。立即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行紧急剖  相似文献   
4.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集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丹 《中医药学刊》2002,20(6):777-778
子午流注纳甲法有着独特的疗效。对其进行研究,发掘其科学内涵,具有实际意义,通过研究时间因素的作用及针灸时间效应的规律性,可以在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探讨针灸作用的机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经络的实质。  相似文献   
5.
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已成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的有效治疗手段.一般认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PD较HD好,但近年有研究发现,DN患者接受PD治疗的远期死亡危险性较接受HD治疗者高,其原因尚不清楚.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统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1],是影响透析患者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0--2008年收治肱骨干骨折120例,其中并发桡神经损伤26例,经骨折内固定术中神经探查修复及术后治疗优良率为92.31%,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中主要组成药物不同比例配伍前后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传代培养,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通脉口服液不同配伍比的含药血清,观察各组合药血清对脂多糖刺激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各组含药血清均可抑制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各组之间比较,通脉口服液3:1组作用要优于6:1组及1.5:1组。结论:通脉口服液黄芪、三七以不同比例配伍均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中以黄芪:三七为3:1时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杨霓芝教授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理论基础 益气活血法是将补气和活血化瘀两大治疗法则相结合,在治疗中既重视气虚、亦不忘血瘀,立足气虚血瘀这一根本,同时兼顾气滞、血虚、水湿、浊毒等兼杂之症,力求调整机体气血阴阳之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肾病早、中期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控制血压、血糖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治疗。治疗3月后观察2组患者肾功能、血脂、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同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脂、尿蛋白,稳定血糖及肾功能,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作用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保护肾脏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0.
有关血尿素氮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尿素氮(BUN)水平变化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长海医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住院ACS患者590例,随访4年,了解与患者预后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衰、死亡等发生情况。按入院时检验的BUN水平分为BUN〈20mg/dl组(385例)、BUN20~25mg/dl组(114例)和BUN〉25mg/dl(91例),比较不同水平的BUN对ACS预后的影响。结果:与BUN〈20mg/dl组及BUN20~25mg/dl组相比,BUN〉25mg/dl组心绞痛(50.65%比69.30%比83.75%)、心肌梗死(3.12%比6.14%比21.98%)、心衰(37.40%比50.0%比78.02%)、脑卒中(5.97%比11.40%比25.27%)、死亡(4.41%比8.77%比17.58%)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0.001)。结论:血尿素氮变化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相关,随着血尿素氮水平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性增加,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