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Kawamura分类法在诊断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和评价胃黏膜炎症及萎缩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在放大内镜下观察71例H.pylori感染患者的胃体上段大弯侧和小弯侧胃黏膜的腺管开口(COs)。根据腺管开口特点分为“白边黑点(white-edged dark spot)”型、“白色(white)”型、“纯白色(dense white pit,DWP)”型,分别取病理活检。对患者行H.pylori根除治疗,6个月后对根除成功的65例患者复查胃镜,比较根除治疗前后3种分型的分布及不同分型胃黏膜炎症活动度和萎缩程度的差异。结果 H.pylori根除后3种分型的分布与根除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除治疗前以“white”型为主,根除治疗后以“white-edged dark spot”型为主。“white-edged dark spot”型、“white”型、“DWP”型胃黏膜的炎症程度依次升高,每两组间炎症活动度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Kawamura分型胃黏膜萎缩程度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awamura分类法有助于评价H.pylori感染及胃黏膜炎症活动度,但在评价胃黏膜萎缩程度方面无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和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丽珠得乐、莫沙比利等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根除HP治疗。结果实验组总的好转率76.7%,而对照组为58.3%。实验组HP阴转率85%,对照组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无痛胃镜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术前准备同常规胃镜检查,不同的是受检者先静推阿托品0.5mg,咪唑安定1.0~2.0mg/kg,再用异丙酚1.0.1.2mg/kg,静脉注射,待病人睫毛反射迟钝或消失,自主呼吸正常后,再行胃镜检查。结果:162例病人检查完成时间为3~11min,平均7.8min。结论:镇静状态下胃镜检查术可减少病人的紧张、焦虑和恐惧以及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并发症,尤其适合于儿童和精神分裂症等不能配合的受检者,无痛胃镜检查方法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0年8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54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腹水培养、药敏试验、治疗方法和疾病转归等情况。结果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腹痛、腹胀等一般症状为主,典型的腹膜刺激征仅见于部分患者。腹水培养以大肠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提示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敏感。全部患者采用第3代头孢菌素治疗后,治愈8例,好转25例,无效14例,死亡7例,总有效率为61.11%。结论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临床诊疗时应予以重视,及时进行腹水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高敏感抗生素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李勋  蔡英茂  金花善 《中外医疗》2014,33(1):100-101
目的探讨研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三联及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的治疗效果。方法消化性溃疡(Pu)+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4组,三联疗法组(A1)、四联疗法组(B1)、三联疗法+双歧杆菌组(A2)、四联疗法+双歧杆菌(B2)。三联疗法:泮托拉唑40mg+阿莫西林1.0异+克拉霉素0.5g,2次/d。四联疗法:三联疗法+枸橼酸铋钾220mg,3次列。疗程均为10d。停药4周后复查Hp,阴性者判定为Hp根除。结果A1、A2、B1、B2组Hp根除率分别为64.4%、76.7%、86.7%、94.7%。A1和A2组、Bl组和B2组比较根除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与B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联合益生菌能提高Hp根除率,说明益生菌能抑制Hp。②益生菌作用有限尚不能替代铋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莫沙必利和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BRG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腹痛、腹胀、烧心等症状评分,胃肠激素(胃动素、胃泌素)水平,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以及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动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莫沙必利、铝碳酸镁三联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胃动素水平,以及降低症状评分、IL-8和TNF-α水平,优于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派罗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 20患者均采用派罗欣180μg皮下注射,1次/周,连续48周,治疗期间不使用其它抗病毒药物及保肝药物.结果 治疗48周后,ALT复常率75%(15/20),HBsAg血清转换率15%(3/20),HBeAg血清转换率50%(10/20),HBVDNA转阴率70%(14/20).结论 派罗欣是治疗CHB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金花善 《中外医疗》2012,31(7):47-48
目的探讨肝性胸水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60例肝性胸水患者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行限盐、保肝、利尿、输白蛋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一般治疗。结果胸水消失21例(35%),胸水减少33例(55%),胸水不变或增多6例(10%),其中3例出现肝肾综合征死亡,1例并发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肝性胸水的预后取决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严重程度、其他并发症的有无及轻重等,故对于肝性胸水患者提倡及早诊断,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解瘀通络肝炎灵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1只健康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乙肝宁组,解瘀通络肝炎灵大、中、小剂量组,通过建立 CCl_4诱导的大鼠慢性实验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解瘀通络肝炎灵对肝功能生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肿瘤坏死因子α及肝脏病理组织学等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解瘀通络肝炎灵能明显改善肝功能生化指标,降低血清透明质酸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减轻光镜下的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与乙肝宁组比较,其各项指标相似或略占优势。结论:提示解瘀通络肝炎灵对慢性肝损伤改善肝功能生化指标。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免疫功能,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善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0年8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54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腹水培养、药敏试验、治疗方法和疾病转归等情况。结果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腹痛、腹胀等一般症状为主,典型的腹膜刺激征仅见于部分患者。腹水培养以大肠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提示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敏感。全部患者采用第3代头孢菌素治疗后,治愈8例,好转25例,无效14例,死亡7例,总有效率为61.11%。结论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临床诊疗时应予以重视,及时进行腹水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高敏感抗生素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