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心脏停搏液( 简称停搏液)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性挛缩的发生及再灌注冠脉流量的影响。方法 选用SD大鼠离体Langendorff 逆行灌注模型,观察应用停搏液时心脏缺血性挛缩的发生时间和幅度以及再灌注心脏冠脉流量的改变。结果 停搏液预处理显著增加了心脏缺血再灌注期间的冠脉流量,显著延迟了缺血期间心肌挛缩的发生时间,并降低其幅度。结论 停搏液预处理减轻缺血心肌挛缩的程度,可能是其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卒中伴发胃肠运动障碍十分常见,主要表现为胃排空延缓而导致的腹胀、呕吐、返流,并容易导致吸入性肺部感染,严重影响预后.本研究采用红霉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急性脑卒中伴发胃肠运动障碍,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脑前动脉A1优势征与前交通动脉瘤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ACA)A1优势征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及生长方向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28例,其他部位的动脉瘤244例,其余非动脉瘤患者128例。比较各组间A1优势征发生率的差别;同时比较A1优势征与A1对称患者动脉瘤生长方向的区别。结果全脑血管造影显示A1优势征的发生率在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为63.3%;其它部位动脉瘤患者为17.6%,非动脉瘤患者为20.3%。前交通动脉瘤中A1优势征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A1优势征的前交通动脉瘤向前上生长者明显高于A1对称者,分别为53.1%和31.9%(P〈0.05);向后下、后上方的生长者总计少于A1对称者,分别为22.2%和42.6%(P〈0.05)。结论A1优势征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及生长方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农村妇女教育发展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活动中打工潮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渗与主体呈现出从未有过的、较为明显的性别分化。逐渐地,农村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而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整体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广大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影响着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重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死率较高,早期识别病原体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传统病原学检测技术因自身技术缺陷难以满足临床需要,宏基因组第二代测序技术(mNGS)因快速、高通量、覆盖病原微生物范围广的特点,在重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应用中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mNGS测序发展历程及其在重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进展,为疾病的精准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从道德教育入手,从几个方面综述了道德教育的内涵,即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征、当代学校的德育。同时,对道德教育与人进行了分析,包括人受教的可能性,道德为人,人为道德。最后,指出道德意义是随着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青少年对道德的领悟与思维能力,而且通过不断创新赋予道德以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妇女占人口的1/4,占妇女总数的3/4,由于历史和现实多方面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妇女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妇女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导致妇女社会地位偏低。教育的发达取决于经济的发达,经济的不发达或经济上大起大落的冲击,首先是教育受到冲击,教育冲击又首先表现出女性为受害。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的落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从而导致落后地区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一条砍不断的元化锁链。  相似文献   
9.
报道1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为71岁女性,因反复发热、咽痛、皮疹入院。予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2月后,出现气促转入成人重症监护室(AICU)。入AICU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诺卡菌重症肺炎合并菌血症,予敏感抗生素、呼吸机辅助、俯卧位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毒素吸附等治疗一度好转后病情反复,最终因重症肺炎死亡。诺卡菌病是一种机会性感染,若为诺卡菌血症,则死亡率极高。早期识别诊断,尽早充分治疗,有望提高诺卡菌血症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金珺 《医学教育》2008,(1):41-42
本文从道德教育入手,从几个方面综述了道德教育的内涵,即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征、当代学校的德育。同时,对道德教育与人进行了分析,包括人受教的可能性,道德为人,人为道德。最后,指出道德意义是随着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青少年对道德的领悟与思维能力,而且通过不断创新赋予道德以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