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1例永存动脉干患儿的术后循环监护.术后关键在于维持循环稳定,预防低心排综合征,积极防治肺高压危象,观察有无梗阻及瓣膜狭窄或返流等并发症.患儿10天后恢复良好,出监护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2l例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患采用颈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术前进行心理护理、体位训练、呼吸功能锻炼;术后实施体位护理、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脑脊液漏的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 经6个月~28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2l例患均获得稳定骨性融合,无手术和护理并发症发生。19例患神经功能获不同程度改善,2例虽无改善但无神经损害发展。结论 颈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类风湿性寰枢椎不稳手术复杂、风险大,实施科学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来曲唑(LE)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方法将206例不孕患者分为A组(年龄>35岁,n=116)及B组(年龄≤35岁,n=90)。以上两组再根据不同促排方案各分为试验组(LE微刺激促排卵)和对照组(短方案促排卵)。比较各组的促排卵治疗结果和临床结局。结果 A组和B组中对照组的Gn用量、Gn刺激天数、HCG注射日雌激素(E2)值、大于16mm卵泡个数等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成熟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周期取消率、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试验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试验组的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曲唑微刺激方案是卵巢反应低下患者较理想的促排方案。  相似文献   
4.
滕毓静  金小青 《中医正骨》2012,24(1):75-75,77
目的:总结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皮肤缺损的护理体会.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采用心理护理、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护理、基础护理、功能锻炼、营养支持等措施,规范护理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皮肤缺损患者16例.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除3例损伤较严重的患者术后肢体活动受限外,其余患者均恢复至术前正常生活状态.结论:科学规范的护理措施,有助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皮肤缺损患者的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5.
6.
7.
心电监护仪是ICU必不可少的一种医疗设备,其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医护人员的工作,但是监护仪导线的管理一直是个难点。采用魔术带固定床边心电监护仪导线,床单位整洁、美观,导线耗损率降低,护士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Ⅰ期患者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妇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宫颈CINⅠ、宫颈CINⅡ、宫颈CINⅢ和宫颈癌Ⅰ期患者2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 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95.3%、94.1%、91.5%和87.5%,各级别之间高危型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之间高危型HPV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高危型HPV转阴率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之间高危型HPV平均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CINⅠ、宫颈CINⅡ、宫颈CINⅢ和宫颈癌Ⅰ期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高,治疗后宫颈各级别病变高危型HPV的转阴率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高危型HPV的转阴率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实施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宫术宁胶棒松弛宫颈,观察宫术宁胶棒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人工流术中采用宫术宁胶棒,孕妇宫颈松弛程度好,疼痛程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低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