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金好 《中国病案》2001,2(Z1):209-210
一、知识素质要求:当前病案管理工作迅速向高科技领域发展,因而现代化病案专业程度和管理的复杂程度已超过目前现状.要解决好病案管理工作能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工作的所需,首先要加强病案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育以提高他们的知识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内皮素-1、P-选择素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心房颤动患者69例(心房颤动组)及健康体检者53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内皮素-1和P-选择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房颤动组内皮素-1及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9.4.± 37.2)μg/L比(63.7±21.4)μg/L,(17.6±2.9)μg/L比(9.8±1.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内皮素-1和P-选择素水平较健康人群明显增高,提示心房颤动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血小板活性增高.容易发生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3.
笔者旨在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人群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原(P I CP)与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原(PⅢNP)水平,研究其含量变化在CHF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内皮素-1、P-选择素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69例(心房颤动组)及健康体检者53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内皮素-1和P-选择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房颤动组内皮素-1及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9.4±37.2)μg/L。比(63.7±21.4)μg/L,(17.6±2.9)μg/L,L比(9.8±1.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内皮素-1和P-选择素水平较健康人群明显增高,提示心房颤动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血小板活性增高,容易发生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在不同心功能状态下血浆脑钠肽水平,并研究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7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组),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4例,Ⅱ级24例,Ⅲ级29例,Ⅳ级9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脑钠肽水平.同时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脑钠肽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心房颤动组血浆脑钠肽水平[(171.30±53.29)ng/L]明显高于对照组[(76.52±26.3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浆脑钠肽水平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增加.结论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显著升高,且血浆脑钠肽水平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儿病原菌根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相关的防治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该院诊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儿142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病原菌根除效果,并分析患儿病原菌根除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142例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腹痛、腹胀、嗳气、反酸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98例患儿病原菌根除成功,根除率为69.0%。根据病原菌根除效果将所有患儿分为根除组98例和未根除组4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居住地、家人胃病史、营养不良、先天性疾病、低蛋白血症、治疗依从性、阿莫西林耐药、克拉霉素耐药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人胃病史、营养不良、先天性疾病、低蛋白血症、治疗依从性、阿莫西林耐药、克拉霉素耐药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是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儿病原菌根除效果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儿病原菌根除效果受家人胃病史、营养不良、先天性疾病、低蛋白血症、治疗依从性、阿莫西林耐药、克拉霉素耐药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临床工作者可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改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病原菌根除率,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降低病案ICD编码错误率,提高病案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效能.方法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病案ICD编码工作中,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对比活动前、后ICD编码错误率,计算改善幅度,评价活动的有形成果与无形成果.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工作人员编码错误例数明显减少,病案ICD编码错误率由活动前的24.57%降低到活动后的8.13%,改善幅度为66.90%.工作人员在品管圈活动手法运用、团队凝聚力、学习积极性、集体荣誉感等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技能,规范了工作步骤,降低了病案ICD编码错误率,从而提升了病案编码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探讨聚桂醇组织胶三明治夹心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组织胶联合套扎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聚桂醇组织胶三明治夹心注射联合套扎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66%80.00%)(P0.05);观察组患者未发生迟发性再出血,迟发性再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4/30)](P0.05);2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较治疗前存在明显变化,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组织胶三明治夹心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临床疗效佳,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影响。方法选择31例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发病6 h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为介入组,同时入选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药物保守治疗,为药物组,用免疫比拙法分别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后hs-CRP反应蛋白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CI组介入治疗后血浆hs-CRP水平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短期hs-CRP水平随时间成动态增高;经皮冠脉治疗可迅速明显降低血浆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方法:探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医院消化内科实施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的7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未实施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的7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护理缺陷率、护理不良事件率、护理投诉率和护理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缺陷率、护理不良事件率、护理投诉率和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缺陷和不良事件,降低投诉率,优化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