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变化,探讨其在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lowcytomix流式检测技术对35例青年成人期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多种Thl/Th2细胞因子进行芯片式集成测定,同时以3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特应性皮炎患者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显著降低(P〈0.05);Th1型细胞因子白介素-1α(IL-1α)、IL-2及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降低;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IL-5、IL-6、IL-10水平显著升高。结论: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在AD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滋阴清热方对缺乏淋巴增殖基因狼疮鼠CD4+ CI25+T细胞亚群及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MRL/lpr小鼠4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即模型组、滋阴狼疮方治疗组(中药组)、强的松治疗组(西药组)、滋阴清热复方+强的松治疗组(中西药组).另选用昆明小鼠10只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赵跃凤  王丽珣  金培志  杨玉峰 《护理研究》2011,25(16):1454-1455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将98例慢性荨麻疹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每日睡前口服氯雷他定10 mg;治疗组58例,除每日睡前口服氯雷他定10 mg外,并加用斯奇康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隔日1次。连续治疗36 d并随访3个月,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复发率为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复发率为64.3%;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注射能提高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给予有效的护理指导,促进病人康复,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脾止痒颗粒对特应性皮炎(AD)患者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影响。方法:将6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服用健脾止痒颗粒和氯雷他定片,疗程1个月。另设正常组(2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观察。采用Flowcytomix流式检测技术对各组血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进行芯片式集成测定。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前两组AD患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显著降低(P<0.05);Th1型细胞因子IL-1α、IL-2、IFN-γ、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Th2型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GM-CSF、IL-1α、IL-2、TNF-α、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IFN-γ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IL-4、IL-5、IL-6、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IL-4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健脾止痒颗粒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网络的平衡发挥对AD的免疫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MRL/1pr狼疮鼠皮质醇及糖皮质激素爱体(GR)mRNA表达的变化及滋阴清热方对其水平的影响,探讨中药减轻激素不良反应的机理。方法40只MRL/1pr狼疮模型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滋阴清热方、强的松悬液、滋阴清热复方+强的松悬液灌胃,均每日1次,每次0.5mL,连续用药10周。另选用昆明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MRL/1pr狼疮鼠糖皮质醇水平,反转录酶一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GRmRNA,观察各组皮质醇、GR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皮质醇水平与正常组比较,P〉0.05,而GRoc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西药组GRαmRNA、GRBmRNA下调水平高于中药组和中西药组(P〈0.01或P〈0.05)。结论滋阴清热方可上调MRL/1pr狼疮鼠GRmRNA表达水平,从而增强糖皮质激素的临床疗效,减少激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现状及评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多脏器、多系统损害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可急性或慢性隐匿性发作,反复恶化与自行缓解常交替进行,病情日趋恶化,晚期常因全身多脏器衰竭、心肾损害而预后不良。我国初步调查SLE患者发病率为20~70/10万人,属高发地区。且近年统计资料显示其年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患者亦日趋年轻化。本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随着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SLE的病死率有下降趋势,在90年代5年、10年、20年生存率已分别达97%、90%和80%。但是由于本病长期反复发作,西医治疗药物许多都有很强的毒副作用,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滋阴狼疮胶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质醇、GRα mRNA的影响。方法:7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40例.以糖皮质激素和滋阴狼疮胶囊治疗。另选2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皮质醇,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GRα mRNA,观察其与正常人差异及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与正常人相当(P〉0.05).而GRα 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治疗后,对照组GRα mRNA下调水平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滋阴狼疮胶囊可增强糖皮质激素的临床疗效.其增效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GR mRNA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肾阴虚证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及中药对其调节作用.方法以激怒法制造大鼠肝肾阴虚证模型,研究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肝肾阴虚证模型组大鼠下丘脑NA、DA及DOPC、HVA明显上升(P<0.05),5-HT明显下降(P<0.05);递质间平衡关系失调.应用滋补肝肾方药能够减轻这种激怒应激反应,滋补肝肾方药组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而柴胡疏肝散无明显作用.结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水平亢进可能是肝肾阴虚证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将98例慢性荨麻疹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每日睡前口服氯雷他定10 mg;治疗组58例,除每日睡前口服氯雷他定10 mg外,并加用斯奇康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隔日1次。连续治疗36 d并随访3个月,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复发率为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复发率为64.3%;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注射能提高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给予有效的护理指导,促进病人康复,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98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咪唑斯汀及雷尼替丁胶囊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消风止痒方,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IgE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症状总积分改善情况、愈显率、复发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复发率低,无论近期、远期疗效均较单纯西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