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炎性介质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和核转录因子在慢性环孢素A(CsA)肾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喂食低盐 (0.05% 钠盐)饲料下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橄榄油(1 mL·kg-1·d-1);毒性组给予皮下注射CsA (15 mg·kg-1·d-1) 4周。通过观察炎性细胞浸润(ED-1) 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比较两组大鼠的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采用RNA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OPN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 (EMSA)分析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核转录因子(NF-κB 和 AP-1)的结合活性和I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毒性组大鼠表现为肾小管间质带状纤维化[(38.9±3.3)%/5 mm2vs(0±0)%/5 mm2,P<0.01]和大量ED-1阳性细胞浸润[(89±9)vs(7±2),P<0.01]。与对照组相比,毒性组大鼠 OP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729±37)%vs(103±4)%,P<0.01],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其主要位于肾小管间质损伤部位;毒性组核转录因子NF-κB [(218±19)%vs(116±15)%,P<0.01]和AP-1 [(735±225)%vs(101±4)%,P<0.01]结合活性增加,而IκB蛋白的表达减少[(9±7)%vs(105±7)%,P<0.01]。直线相关分析示OPN mRNA的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r=0.959,P<0.001)和核转录因子的结合活性呈正相相关(NF-κB: r=0.773,P<0.01;AP-1: r=0.619,P=0.01)。结论 炎性介质OPN和核转录因子参与了慢性CsA肾毒性肾小管间质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度内质网应激在慢性环孢素A(CsA)肾毒性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慢性CsA肾毒性组,分别给予皮下注射橄榄油(1 mg·kg-1·d-1)和CsA (15 mg·kg-1·d-1)1周或4周后处死大鼠。三色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检测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 磷酸化的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 生长阻滞及DNA损伤诱导蛋白153(GADD153)、caspase-12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CsA注射1周观察不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TUNEL阳性细胞,而给予CsA注射4周大鼠表现为明显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38.9±3.3)% vs (0.0±0.0)%, P<0.01]和大量TUNEL阳性细胞 [(89±9)% vs (7±2)%, P<0.01]。与对照组比较,CsA组BiP和caspase-12蛋白的表达于1周达到高峰,4周后降至正常水平;反之,eIF2α和caspase-3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结论:在慢性CsA肾毒性中,过度的内质网应激耗尽分子伴侣,激活凋亡途径,从而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肾小管间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L-carnitine,LC)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脏保护的分子机制。方法:对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腹腔注射STZ(65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大鼠给予LC(50 mg·kg~(-1)·d~(-1)或200 mg·kg~(-1)·d~(-1))12周治疗,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24 h尿蛋白排泄率和肾小球硬化程度;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炎性因子、致纤因子、核因子κB和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结果:LC治疗可明显减轻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硬化,保持足细胞数量,这些改变伴随着尿蛋白排泄率的减少和肾功能的改善。在分子水平上,LC可下调炎性介质和致纤因子的表达,调节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此作用可能与干预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有关。结论:LC对STZ诱导的DN大鼠具有抗炎、抗肾小球硬化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