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将我院1987~1993年收治的20例(Delayed cardiac sudden Death,DCSD)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本组病例的诊断依据 (1)全部连续住院病例均符合WHO所规定的AMI诊断标准。(2)自症状出现到死亡时间在2小时内发生意外死亡。(3)排除非心脏性猝死。(4)AMI距猝死的时间为14~33天,平均19.9天。 1.2 观察猝死因素有以下10项 (1)年龄;(2)性别;(3)梗塞部位,(4)梗塞后心绞痛发作伴有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5)束支传导阻滞。(6)糖尿病病史。(7)测定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心率校正的QTc间期=QT间期/(R-R)~(1/2)。(8)行为应激因素。(9)心室晚电位(SAE)检查:采用美国先进公司ARI所设计的仪器,诊断标准为滤波QRS间期(QRS-D)<120ms,始末QRS<40mcv(LAS-40)<39ms,始未40ms向量电压均方根(RMS-40);>20mcv。3项中2项>正常值即为异常,滤波范围40~250H_2,噪声<0.6mcv。当QRS因束支阻滞增宽时QRS-D不计,另2项不正常仍按异常计。(10)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各房室腔大小及室壁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2.
杨艳  耿红  都伟  王云英 《河北医药》2012,34(23):3567-3569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CS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患病危险因素并测定其BNP、hs-CR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对患者随访1年,记录其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包括心源性死亡、新发或再梗、不稳定性心绞痛再住院、继发心力衰竭及靶血管病变重建等。结果 ACS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共有21例患者发生MACE,MACE组患者BNP、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MACE组患者,LVEF水平明显低于无MAC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100 pg/ml与hs-CRP>6 mg/L的患者比两者均小于正常值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结论 BNP及hs-CRP联合检测对ACS患者的危险分层有临床价值,可预测ACS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浆脑型利钠肽(BNP)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2例,测定入院即刻、6h、24h及40h的血浆BNP水平,将患者分为BNP增高组与BNP非增高组,给予心脏超声学的检查,观察2组患者6个月内的病死率、心力衰竭、休克发生率及30d后的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 BNP增高组患者的恶性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增高组(P<0.01);心脏超声学检查发现,心脏腔室大小的改变以及左心室功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40 h之内测定血浆BNP水平,可以评价患者左心室的功能,预测患者发生致死性及非致死性恶性事件的发生率,临床上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20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3例,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他汀组10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血浆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其心功能的变化,分析2组治疗前后血浆BNP、LVEF的差异。结果2组治疗6个月后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下降更明显(P<0.01)。2组治疗后LVEF均增加(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增加更明显(P<0.01)。他汀组总有效率(82.4%)高于对照组(69.9%,P<0.05)。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BNP水平,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胎盘生长因子(PIGF)是近年发现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家族的新成员.国外研究表明,PIGF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有密切关系[1].本研究通过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的HCF水平,以及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PIGF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缬沙坦对非肥胖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缬沙坦降压的同时对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入选非肥胖的1~3级高血压患者132例,依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缬沙坦组68例、硝苯地平组64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作用指数(IAI)。结果2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后及组间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Fins明显升高,IAI降低(P<0.05);治疗后缬沙坦组Fins水平下降,IA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硝苯地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硝苯地平组Fins、IAI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缬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可以明显改善IR,对预防非肥胖高血压患者新发糖尿病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二阶段法对计划免疫工作考核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林  黄飚  都伟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8):947-947
为探讨一种经济方便 ,又能保证考核质量的计划免疫考核方法 ,我们采用各街道自查 ,区站复核的二阶段考核法对沈河区计划免疫工作进行了考核。现将该方法的实施效果做一评价。方法与内容  (1)考核方法 :自查 ;全区统一调查方法 ,统一随机抽取街道办事处考核单位、统一确定考核时间范围 ,统一调查方案。复核 ;由区站确定复核街道办事处并由区站专业人员到所辖街道办事处进行复核 ,每街道办事处复查 2个居委会 ,(每个居委会 5名儿童 )。 (2 )考核内容 :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及被抽街道办事处的计划免疫工作开展情况。①复核自查后的儿童接种记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勃起功能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观察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干预对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体检中心男性患者400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组62例及健康对照组338例,并除外有明确病因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ED)者,通过IIEF-5评分方法评估男性勃起功能,将高血压组分为勃起功能正常组及ED组,对ED组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干预,观察应用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治疗后3个月勃起功能情况,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惠有E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经过他汀类药物干预后ED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较易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瑞舒伐他汀可在某种程度上改善高血压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都伟  张宏彦 《临床荟萃》1998,13(15):693-693
慢性持久性房颤出现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病率很高,据Framing ham心脏研究中心发现与窦性心律相比较,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血栓发生率增加5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血栓并发症发生率增加17倍.然而阵发性房颤患者是否象慢性房颤那样有相同的血栓并发症,尚未充分了解,是否需要长期抗凝治疗尚有争议.本文前瞻性研究评价有症状的非风湿性阵发性房颤发生体循环栓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都伟  张宏彦 《医学综述》1998,4(5):269-270
<正>尽管第一代钙拮抗剂因其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而禁用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但晚近研制的第三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对血管壁有高度选择性,并不激活交感肾上腺系统,几乎无负性肌力作用.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氨氯地平是否有增强ACEI的作用,能长期用于重度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 资料与方法1.1病历选择 受试者均为经洋地黄、利尿剂和依那普利充分治疗后症状元明显改善者,心功能按NYHA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