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新型有机磷农药,25%乙基硫环磷进行了Ames及微核两项诱变性试验研究。Ames试验中,无论是否加入S9活化系统,25%乙基硫环磷均未能诱发回变菌落数的增加;微核试验的各剂量组PCE微核率也较低,(2‰~3‰),与阴性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玉米蜂花粉对大鼠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郭贵文  柳黄 《营养学报》1993,15(2):152-156
选用5月龄Wistar健康大鼠24只,按性别、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花粉组,喂养10周。结果表明,花粉组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MDA值分别为5.73±022nmol/ml和0.1951±0.0049nmol/mg蛋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8.23±0.21/3mol/ml和0.2497±0.0083nmol/mg蛋白),(P<0.05);而红细胞和肝脏组织中SOD、Se-GSH—Px活性和GSH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花粉组大鼠心肌脂褐质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液中碘含量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玉米蜂花粉可以提高大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煤尘提取物体外模拟胃酸条件下进行亚硝化,在Ames试验中呈现强致突变性;在大鼠体内进行亚硝化,引起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增加、胃粘膜细胞增生及血清唾液酸升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铝和早老性痴呆(AD)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使用原子吸收,免疫组化和Northern印迹法等检测方法,观察饮用含铝饮水6个月的大鼠脑皮层中Al3+和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APP695) mRNA及皮层和海马区胶质原酸性纤维蛋白(GFAP)的含量变化. 结果发现,AlCl3(7.4和14.8 mmol·L-1)在引起脑皮层中铝的含量明显增高的同时,皮层和海马GFAP免疫组化阳性指数升高,皮层β-APP695 mRNA的含量增加. 在饮水铝浓度为14.8 mmol·L-1时, β-APP695 mRNA的相对含量是对照组的2.5倍. 结果表明,长期铝接触可以 引起胶质细胞增生和β-APP表达的改变. 提示铝可能是AD等神经退行性疾患的一个致病或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观察了喂饲含10%玉米蜂花粉的饲料对正常成年大鼠红细胞膜ATP酶活性及红细胞膜巯基(-SH)和唾液酸含量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喂养10周后,花粉组大鼠红胞膜Na~ ,K~ -ATP酶和Ca~(2 ),Mg~(2 )-ATP酶活性分为311.5±35.5和813.8±43.4nmolPi/mg protein·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9.9±23.9和624.9±23.3nmolPi/mgProtein·h);红细胞膜-SH和唾液酸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红细胞膜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玉米蜂花粉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探讨CS2的毒作用机制,本实验观察了CS2所致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对神经特异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SD雄性大鼠,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等技术综合评价大鼠吸入CS2(0、300、600、1200、2400mg/m^3)2个月后所致大鼠病理改变及对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微丝(NF)的影响。结果 CS2染毒大鼠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胞质减少、细胞变性、核固缩等神经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龄铝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索铝的神经毒性和职业性铝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年龄依赖性差异。方法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测试组合(NCTB)对103名铝作业工人和64名对照工人进行了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同时测定车间空气中铝的浓度和铝作业工人每天铝吸入量及尿铝水平。结果中老年铝作业工人的紧张焦虑、忧郁沮丧和愤怒敌意情绪明显强于同年龄对照组工人;青年铝作业工人的数字跨度得分、中年铝作业工人的数字译码得分和中老年铝作业工人的目标追踪打点数均明显低于同年龄对照组工人。结论职业性铝接触可影响工人正常的神经行为功能,而且存在年龄依赖性差异。年青工人主要表现为记忆力衰退,中老年工人主要表现为情感状态的变化及运动速度和精确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职业性铝接触对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铝的毒作用机制.本研究选择某铝厂铝作业工人72名作为研究对象,以同一地区非铝作业工人41名作为对照人群,观察铝对职业人群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年龄段铝作业工人的尿铝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Na-K-ATP酶活性铝接触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以35~44岁年龄段铝作业工人为最高,并与同年龄段对照工人存在显著性差异。长期职业性铝接触可以引起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升高,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铝的直接作用,而与机体脂质过氧化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9.
Gvave's病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临床观察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胡玲,柳洁太原市南城区人民医院李艳山西医学院柳湘,郭贵文Gvave's病是一种病程长,复发率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了解氧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  相似文献   
10.
雷玲  郭贵文 《毒理学杂志》1996,10(2):106-106
亚硝化煤尘对大鼠的毒性实验研究雷玲,祝寿芬,韩光山西医学院毒理教研室(太原030001)郭贵文,贾晓东上海医科大学博士生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矿工胃癌发病率高[1],并与其接尘时间和接尘浓度等职业因素有关[2],实验室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