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经汤有三,分别见于《金匮要略》、《妇人良方》、《济阴纲目》。笔者在学习、实践中体会到,金匮温经汤在治疗妇科病中常用,临床疗效满意。今将本方与妇科病的关系和应用,阐述于后。  相似文献   
2.
笔者用疏肝和温经法治疗经行吊阴痛 2例 ,介绍如下。1 气阴肝脉李某 ,女 ,37岁 ,1999年 10月 13日初诊。 1月前因生气 ,突发乳房憋胀 ,乳头痛不可触 ,适逢月经来潮 ,又见外阴、阴道及小腹抽掣痛 ,牵引至两侧乳头似有绳索上下牵拉痛 ,月经过后 ,诸症消失。前日又见上述症状 ,今  相似文献   
3.
温胆汤最早见于《千金要方》卷十二胆虚寒篇,方 由半夏、竹茹、积实、陈皮、生姜、甘草组成。用于治疗 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笔者在临实践中见到胸闷体倦、 纳呆呕恶、口私痰多、苔腻、脉滑等因痰所致的病证,用 本方加减,多获较好疗效。现选验案几则,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4.
真武汤始见于《伤寒论》,由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5味药组成,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可用于治肾阳虚衰、水湿泛溢之水肿、小便或利或不利、腹痛下利、肢肿、体颤、肉跳及心阳虚衰、水气上凌之心悸等症。临床中,笔者还用于治疗其他病证,疗效较好,现列几则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5.
眩晕病从心脾肝肾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眩晕病与心脾、肝肾关系最为密切,心主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又为生痰之源,肝为风木之脏,主升主动,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又为肝脏之母,故心脾肝肾之病皆可导致眩晕,治疗上不但要从心脾论治,亦要从肝肾论治。  相似文献   
6.
郭涛荣  苏保华 《四川中医》2004,22(12):61-62
用逐瘀止血汤加减治疗上环后月经失调24例,治愈11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  相似文献   
7.
温胆汤最早见于《千金要方》卷十二胆虚寒篇,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生姜、甘草组成.用于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笔者在临实践中见到胸闷体倦、纳呆呕恶、口黏痰多、苔腻、脉滑等因痰所致的病证,用本方加减,多获较好疗效.现选验案几则,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8.
郭涛荣 《新中医》2005,37(2):81-8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龙骨、牡蛎等组成,主治阴阳失调之男子遗精、梦交、少腹弦急、目眩发脱等证。笔者临床用本方加减治疗其他病证,疗效颇佳,现举验案4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苏保华  郭涛荣 《河南中医》2003,23(11):58-58
连翘为樨科植物,属落叶灌木,能着地生根,它的枝条细长,枝梢下垂,节间中空,早春先叶后花,花色鲜黄,密密麻麻,很像佩戴勋章的绶带,因此又称黄绶带,也有称为黄寿丹的,它与庭院中的早春红花、绿叶配植一处,黄、红、绿互相映衬,可以增添庭院情趣。  相似文献   
10.
郭涛荣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343-1343
桂枝汤是张仲景之方,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组成。《伤寒论》中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证;外感汗后表未解证;表证下后表证仍在;营卫不和所致的自汗或时发热汗出证。《金匮要略》内还用于治疗妊娠恶阻。然而临床只要辨证准确应用灵活,治疗其他病证也可获良效,现举如下几则病案。1夏穿棉衣案罗某,男,58岁。2003年7月16日初诊。时值盛夏,身着毛衣毛裤,上身内裹棉背心,时有自汗,汗出畏风寒,衣服稍薄即感风冷透骨,尤以腰间为重,甚或振寒。患者素以倦怠乏力,腰冷酸软,纳差食少,舌淡,脉缓弱。嘱其服金匮肾气丸(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服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