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早期活血、抗凝、祛聚对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6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并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分为实验组(2009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226例)和对照组(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1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照组术后常规预防性应用止血药物2~3d及术后综合治疗;实验组术中、术后不用止血药物,早期应用活血、抗凝、祛聚药物。观察两组对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累计发生血栓为11例(4.42%),对照组患者累计发生血栓为35例(3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早期应用活血、抗凝、祛聚药物能明显降低血栓发生率,对围术期出血无明显影响,是防治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待在基层医院规范防治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胸腔镜在肺癌根治术中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支气管肺癌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开胸治疗和胸腔镜治疗,观察患者术后3个月的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量、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和不良反应。结果:胸腔镜组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的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量、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明显优于开胸手术组(P〈0.05)。胸腔镜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开胸手术组。结论:胸腔镜在肺癌根治术中价值较高,安全有效,对于患者的肺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脏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微小原发性肝癌(PLC)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监测的PLC高危人群156例,在常规超声检查后对有目标或高度怀疑的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在15 d内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经手术组织或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 在156例PLC高危人群中,常规超声检查诊断恶性占位29例,可疑恶性14例;经超声造影检查,诊断恶性占位32例,可疑恶性9例。经CT、MRI和手术后或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肝细胞癌(HCC) 32例,可疑恶性9例。在32例HCC患者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8.56±2.05) 岁。病灶直径0.8~2 cm,平均(1.62±0.12) cm;在确诊的32例微小HCC患者中,13例超声造影显示动脉早期瘤体完全增强,而门脉期和延迟期表现为低回声,呈现典型的“快进快出”增强模式,19例造影剂超过6 min未廓清,呈“快进同出”型。结论 针对PLC高危人群,对其行肝脏超声造影定期跟踪监测,有助于发现早期微小PLC病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超微血管成像(SMI)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老年女性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老年疑似乳腺癌患者110例,根据患者术中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收集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乳腺肿块部位、肿块是否触痛、肿块持续存在时间。对比两组术前SMI及SWE检查参数,分析两组SMI分级与SWE各参数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MI分级及SWE各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老年女性乳腺癌的预测价值。结果 良性组与恶性组平均年龄、BMI、乳腺肿块部位、乳腺肿块持续时间及乳腺肿块疼痛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SMI分级与良性组各级分布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最大弹性值(Emax)、平均弹性值(Emean)及最小弹性值(Emin)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良性组SMI分级与Emax、Emin及Emean无相关性(P>0.05),恶性组SMI分级与Emax、Emin及Emean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SMI联合SEW各项参数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SMI联合SWE对于早期预测老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NF)-γ在非特异性慢性腰痛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118例非特异性慢性腰痛患者为病例组,纳入112例正常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非特异性慢性腰痛患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获取杨氏模量值,同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采用流式荧光发光法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INF-γ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非特异性慢性腰痛患者两侧杨氏模量值、炎症因子与VAS、JO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侧杨氏模量值、炎症因子水平对非特异性慢性腰痛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左右两侧杨氏模量值、IL-1β、IL-6、TNF-α、INF-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特异性慢性腰痛患者两侧杨氏模量值、IL-1β、IL-6、TNF-α、INF-γ与VAS呈正相关,与JOA评分呈负相关(P<0.05)。左侧杨氏模量值、右侧杨氏模量值、IL-1β、IL-6、TNF-α、INF-γ水平单独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