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妊娠状态下大鼠肝脏外源物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其可能带来的临床意义。方法:雌性大鼠分为未受孕和受孕(妊娠21d)两组。测定两组大鼠肝脏外源物代谢相关酶(包括Ⅰ相酶、Ⅱ相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受孕组大鼠肝微粒体Ⅰ相酶——细胞色素P450(CYP450)1A1、1A2、1B1、2B1、2E1和3A活性分别下降至未孕组的62.3%(P<0.01)、43.8%(P<0.01)、75%(P<0.05)、80%、64.6%(P<0.05)和87.8%,而Ⅱ相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分别增加至未孕组的1.23倍(P<0.05)和1.17倍(P<0.05)。受孕组大鼠肝细胞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至未孕组的1.31倍(P<0.01),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至未孕组的81.2%(P<0.01)和47.5%(P<0.01)。谷胱甘肽还原酶(GSH-Re)活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妊娠状态下,大鼠肝脏外源物代谢酶活性均发生变化。这些酶活性改变可能是母体对妊娠时期机体生理学变化的一种适应性保护作用,该变化将影响妊娠母体的药物代谢能力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大鼠肝纤维化精密切片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肝纤维化精密切片技术,摸索最佳体外培养条件,用于体外肝脏异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建立大鼠复合因素(高脂、酒精和CCl4)肝纤维化模型,制备肝纤维化状态下的肝切片,建立培养系统,以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肝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肝细胞噻唑蓝(MTT)还原能力为指标,观察切片厚度、培养液pH值和培养时间对肝切片活力的影响。结果:大鼠经复合因素处理后,3周即可造成肝纤维化早期病理改变。在切片厚度300μm、培养液pH7.0的条件下,肝切片在6h内能够维持最低的LDH漏出量和最高的GST活性、MTT还原量。结论:肝纤维化状态下的精密肝切片技术,其切片厚度300μm、培养液pH7.0、培养时间6h时为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3.
人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探针底物特异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细胞色素P450(CYP450)同工酶活性测定可用于药物/毒物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和代谢多态性等研究,探针底物的特异性和实验条件的合理性对CYP450同工酶活性测定的准确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文就近年来常用和新出现的CYP450同工酶探针底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阿魏酸钠对乙醇损伤性大鼠肝切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采用精密肝切片技术,研究阿魏酸钠(SF)对乙醇损伤性大鼠肝切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制作大鼠乙醇损伤肝切片模型,观察不同浓度SF对切片培养液中肝损伤标志酶及胞浆苯胺羟化酶(ANH)、乙醇脱氢酶(ADH)活性的影响。结果:乙醇50mmol·L-1作用肝切片4h时,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明显升高,同时肝切片胞浆ANH活性升高、ADH活性降低。当共处理SF463~1388nmol·L-14h后,培养液中各酶活性显著降低至正常水平,SF浓度增至694nmol·L-1以上时,肝切片胞浆ANH和ADH活性也恢复正常。结论:SF能有效拮抗乙醇所致的肝损伤,其机制与改变乙醇代谢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孕期尼古丁暴露(prenatal nicotine exposure,PNE)对高脂饮食诱导下成年子代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尼古丁组5只Wistar孕鼠妊娠第11d给予尼古丁皮下注射(2 mg/kg,d,分二次给予)至自然分娩,对照组5只孕鼠等容量生理盐水相同处理.在俩组孕鼠中分别每窝挑选雄鼠和雌鼠各1只,最终获得对照组和尼古丁组雄、雌性仔鼠分别各10只.仔鼠断奶后给予高脂饮食,记录每周体重及体重增长率.仔鼠出生后第20周(postnatal week 20,PW20)行口服糖耐量实验(oral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PW24经麻醉后处死,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胰腺形态.结果 PNE雄性和雌性仔鼠在PW1体重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PNE组雄性子代体重PW1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应的体重增长率从PW4到PW24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PNE组雌性子代体重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应的体重增长率PW8到PW24显著升高(P<0.05或P<0.01).OGTT结果表明,雌性对照组在30min出现血糖高峰值,而PNE雌性组在60min出现高峰值;糖负荷120min后PNE雄、雌性子代血胰岛素仍高于对照组.结论 PNE子代出现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在断奶后给予高脂饮食出现明显追赶性生长,以雄性更为显著.PNE子代糖代谢相关指标发生改变,以雌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隔日1次口服地高辛0.125mg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老年CHF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以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基础上给予隔日1次口服地高辛0.125mg。观察6个月后2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洋地黄中毒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LVEF均有增加,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0%vs78.9%,P〉0.05)。治疗组无患者因发生洋地黄中毒退出观察、治疗。结论隔日小剂量地高辛治疗老年CH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和受体2(AT2)在胎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胎儿组织中AT1和AT2受体的分布及其表达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AT1受体主要分布在心肌纤维、肾上腺皮质胎儿带、肾近曲小管、气管纤毛柱状上皮和气管腺、皮肤表皮棘细胞层、汗腺导管和毛囊...  相似文献   
8.
醋氨酚所致精密肝切片损伤模型的建立及CYP2E1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精密肝切片(PCLS)技术,建立醋氨酚所致肝切片损伤的体外模型,并探讨CYP2E1活性变化对肝损伤的调节作用,为研究和筛选肝保护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振荡切片机制备PCLS,建立培养系统。将终浓度为500μmol/L的醋氨酚分别与切片共孵育0、2、4、6h,测定培养基和切片中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在体给予不同剂量(0.25、0.5、1.0g/kg)的CYP2E1诱导剂乙醇,每天一次,连续3d。末次给药8h后处死动物,取其肝脏制备PCLS,再与500μmol/L醋氨酚共同孵育6h,检测ALT和LDH漏出率。正常PCLS与不同浓度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DDTC,CYP2E1抑制剂)(5、10、20μmol/L)、500μmol/L醋氨酚共同孵育6h,检测ALT和LDH漏出率。结果:与常规培养组比较,醋氨酚孵育4、6h组的GST和LDH漏出率显著升高(P〈0.01)。与醋氨酚模型对照组比较,乙醇中、大剂量组LDH漏出率和小、大剂量组ALT漏出率皆升高(P〈0.01,P〈0.05);DDTC各浓度组ALT漏出率则降低(P〈0.05)。结论:PCLS与500μmol/L醋氨酚共孵育4h即能成功地建立体外肝切片损伤的模型。抑制CYP2E1活性可能对醋氨酚所致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而上调CYP2E1活性则可能加重醋氨酚所致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孕期咖啡因暴露(PCE)子代高脂饮食(HFD)下胰腺形态和糖代谢功能变化。方法:孕鼠妊娠第11天给予咖啡因120 mg·kg-1·d-1至自然生产。出生后4周给予HFD至成年。于出生后第20周行口服糖耐量(OGTT)实验。24周处死后,观察胰腺形态,检测肝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和葡萄糖转运体2(Glut2)的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E组子代出生1周体质量降低但体质量增长率均升高(P<0.05,P<0.01),第4~24周雄性体质量降低而雌性升高(P<0.05,P<0.01)。第20周PCE组雌性子代基础血糖水平升高而胰岛素水平降低,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数(QUICKI)升高(P<0.01)。同时,绝对糖耐量减低而相对糖耐量增强。与对照组相比,第24周PCE组胰岛形态被破坏,出现大量脂肪空泡变性。雌性子代肝IR、IRS2和Glut2的mRNA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PCE成年子代HFD下呈现"高血糖、低血胰岛素"为主的糖尿病样反应且以雌性较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胰岛形态和功能损伤所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