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药物组和治疗组,药物组只进行常规药物、放疗治疗;认知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认知治疗,综合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艾克森情绪稳定性测量表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评定。结果:癌症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药物组患者在SCL-90因子得分、SDS、SAS评分明显高于认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四种常见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减轻了对化疗药物及放疗的副反应,改善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心理社会适应,并引导患者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战胜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患者根据肿瘤情况分别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及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探查确定病变部位,有无淋巴结及腹腔转移等情况,根据术式切除胃及肿瘤,并清扫淋巴结.结果 40例患者全部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平均时间:全胃切除(324.2±20.1)min,近端胃切除(254.6±18.9)min,远端胃切除(243.7±19.5)min;术中出血量:全胃切除(341.3±18.2)ml,近端胃切除(227.6±30.2)ml,远端胃切除(143.5±29.5)ml;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5~29(21.7±2.5)枚.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5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3例患者术后出现胃肠无力症,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均经相应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够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维持治疗以延长转移性结肠、直肠癌一线化疗后的无疾病进展时间(T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0例转移性结肠、直肠癌患者一线化疗后达到稳定,按患者意愿分成2组,治疗组(n=30)给予单药卡培他滨口服,2次/d,餐后服用,2 500 mg/(m2.d),连续服用14 d后停药7 d,治疗周期为21 d,至少治疗2个周期,直至病情进展或毒性不能耐受;对照组(n=20)采用持续化疗,定期监测,直至病情进展。结果治疗组中位TTP(mTTP)为9.2个月,中位疾病控制时间(mDDC)13.7个月;对照组mTTP为6.1个月,mDDC为9个月,2组mTTP、mDD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多数为Ⅰ~Ⅱ级。结论转移性结肠、直肠癌患者在一线化疗达到稳定后给予单药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可显著延长患者TTP,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1994-1997年,我们选择了10例肺癌病人行CT导向肿瘤内无水酒精碘油混合剂注射,经随访总结,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l一般资料: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56岁。1.2临床资料:10例病人均经胸片、gy确诊;有8例病人活俭报告为鳞癌,2例未见癌。所有病人病灶单发,均为周围型,直径大/J‘3-scm不等。有2例并发患侧少量胸积液,所有病人肺功能有中一重度损害。1.3方法:l定位,确定进针点,常现消毒铺巾,局麻,用肺活检针沿穿刺点进针,进胸腔时嘱病人屏气,迅速进针达肿瘤,荧光屏下缓慢注人配制好的消融剂…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phosphaticlic acid,LPA)的水平,评价LPA在胰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磷法检测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南京第一医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50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32例及健康志愿者36人的血浆LPA水平,同时测定血清CA19-9、AFP和CEA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胰腺组织LPA2受体的表达。分析血浆LPA水平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4.10±2.03)vs(3.28±1.26)、(2.27±1.02)μmol/L,P<0.05],胰腺癌患者血浆LPA水平和血清CA19-9水平密切相关(r=0.9070,P<0.01)。胰腺癌组织LPA2受体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88%vs 4%,P<0.05)。血浆LPA水平的升高与胰腺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等相关。结论:血浆LPA检测为胰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增加了一项潜在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钟俊勇  郭予武 《中国医药导刊》2013,(8):1428-1429,1433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疗法与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放化疗)联合应用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化疗CapeOX方案:奥沙利铂,130mg/m2,第一天;卡培他滨,850mg/m2,每日2次,持续14天;每3周为一周期,连用2个周期。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甘露聚糖肽序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胸腺肽序贯治疗。统计患者生存质量,测定免疫学指标以及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甘露聚糖肽能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提高治疗结束后1年的卡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试验组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1.57±0.39)比(1.42±0.30),P<0.05],NK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亦有显著性差异(P=0.038和P=0.042)。结论:甘露聚糖肽序贯治疗与放化疗联合应用,治疗晚期直肠癌,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全面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减低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效果优于胸腺肽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EGFR基因状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疗效的关系病例,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然后分析患者的EGFR基因状态与化疗疗效、临床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了EGFR基因检测,其中EGFR基因突变患者7例,野生型为12例。全部患者均接受一线化疗,客观缓解率为,疾病控制率为。结论:EGFR基因状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疗效的关系密切,EGFR基因突变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PFS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小分子靶向治疗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单纯行TACE术,所用药物包括丝裂霉素、氟尿嘧啶、表阿霉素化疗;再用40%超液态碘化油和丝裂霉素栓塞。对照组:TACE+索拉菲尼。TACE术后第5天开始口服索拉菲尼400mg,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CR 0例,PR 17例,SD 8例,PD 9例,RR为54.8%,DCR为80.6%;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为6.7个月;生存时间(OS)为12.6个月。对照组:CR 0例,PR 11例,SD 4例,PD 16例,RR为35.5%,DCR为48.4%;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为3.4个月;生存时间(OS)为9.6个月。两组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疲乏等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出现病例数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皮肤毒性反应、高血压、低血糖等不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肝癌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有效率,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毒副作用可控制,患者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含奥沙利铂的化疗及介入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单纯全身化疗,观察组采用改良Seldinger方法给予介入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73.3%)及临床获益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19.8±5.3)个月,总生存期(40.6±12.5)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度血液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奥沙利铂的介入化疗疗效佳,不良反应少,患者生存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