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2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引言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 C)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U C以结肠及直肠反复发生的炎症、溃疡、出血、痉挛、腹泻和厌食、消瘦为临床特征;其病理改变为弥漫的组织反应,包括溃疡形成、隐窝脓肿、小血管炎症、杯状细胞减少及各种类型炎性细胞浸润等非特异性表现;细菌学检查为阴性;可伴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但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细胞因子(IL-8、IL-6、IL-1、TN F-α)介导的异常的免疫反应在U 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发现核转录因子(NF)-кB与细胞因子在UC中的作用关系密切,但…  相似文献   
2.
血管肉瘤是一种罕发生在胃肠道的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有直肠出血和一些肠道梗阻症状的77岁男性患者。通过内镜检查可见到一处巨大接近梗阻的团块,但活检未能确诊。CT检查提示为乙状结肠上一处巨大的病灶,给予手术切除。术中所见为一巨大的有出血表现的肿瘤。组织学检查确诊为乙状结肠的血管肉瘤。结肠切除术后患者很快发生多发肝转移,6个月后死亡。文献曾报道过另外12例结直肠血管肉瘤的病例,其中62%在手术切除后1年内死亡,辅助放疗或化疗的治疗效果不明。总之,结直肠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很强的肿瘤,预后通常很差。结肠和直肠血管…  相似文献   
3.
高细胞因子血症和氧化应激是导致急性胰腺炎(AP)早期病程中免疫应答不足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目的是评估血清白介素18(IL-18)、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硒浓度与AP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这些参数与公认提示AP严重程度的指标之间的关系。在61例轻、重度AP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中进行前瞻性的临床分析。所有轻度或重度AP患者的血清IL-18浓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AP患者,血中IL-18的浓度最高,显著超过轻度AP患者在第1、2、3、5、10天的水平。重度AP患者血清GPx浓度明显低于轻度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重度AP患者血中硒浓度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4.
腹部影像     
评估高频超声探头获取的超声图对早期胃癌分期特别是对黏膜下层浸润的诊断能力;6例胃肠间质瘤破裂患的影像学表现;双相多探头薄层CT扫描在诊断十二指肠胃泌素瘤中的应用;移植小肠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5.
有关心理因素或症状模式对隐源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反应所起的作用还知之甚少。假设伴反流样和溃疡病样症状的患者对抑酸治疗反应敏感,而心理干扰与治疗反应较差有关。试验纳入78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有75例完成整个试验。这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交叉试验开始时随机给予患者活性药物制剂(雷尼替丁,150mg2次/d)或安慰剂。共治疗了4周,每隔7d活性制剂与安慰剂互换。以半定量的标准化访视与规范化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患者纳入时特征,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患者每周的症状强度。将在活性药物治疗中症状评分有所降低和在试验结束时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有关早期直肠癌在局部切除后局部复发率较高的报道很多,引出的一个问题是:肿瘤学切除能否得到更好的效果?本研究对比了局部切除与肿瘤学切除治疗T1期直肠腺癌的长期复发率、长期生存率和危险因素。方法:研究纳入了144例中下段直肠T1期无蒂腺癌患者。接受辅助治疗或患带蒂肿瘤的患者被排除。记录项目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分级、淋巴血管浸润的发生及浸润深度。结果主要统计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总体生存及无癌生存的5年和10年累积发生率。平均随访9.2年,中位随访期为8.1年。结果:对70例接受局部切除的患者和74例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评估当前免疫抑制剂和初次盆腔手术后结肠次全切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选出在1990年6月1日到2003年6月30日期间因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行结肠次全切术的所有患者,因就医时疾病恶化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分析中。记录患者年龄、术前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对患病期间病历进行回顾,包括术前诊断、类固醇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的使用、肠外营养、内镜表现、白蛋白水平、术后诊断和最终处理。结果:研究期间总共有101例患者因炎症性肠病行结肠次全切术。其中74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平均年龄为35.9岁(极差18~86岁)。患病…  相似文献   
8.
背景:胰腺癌是一种致命性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 仍很困难。目前尚无 100%可靠性影像学检查明确胰腺 癌的诊断与分期。本文对于造影剂对比增强螺旋 CT 在 预测患者胰头癌可切除性和生存率的手术价值进行评 估。方法:89例胰头癌患者接受了螺旋 CT 检查。根据术 前 CT 检查结果,依照可切除性将患者分为 3组。结果: 根据 CT 显示可切除性的分级与术中所见一致的患者占 83%。螺旋 CT 预测不能切除患者胰头癌的敏感性、特 异性、阴性预测率、阳性预测率和准确率分别为:79%、 82%、91%、62%和 81%。判定胰头癌累及血管的敏感 性、特异性、阳性预…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血型抗原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旨在明确幽门螺杆菌与ABO/Rh血型、年龄、性别和吸烟的关系。入选对象为门诊患者(335例女性和205例男性;年龄51.68±15.0岁;极差18~85岁)。所有患者随机分在各年龄组中。收集每例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吸烟状况。检测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和ABO/Rh抗原类型。检测抗幽门螺杆菌血清抗体。每种血型组的感染率分别为O型29.2%,A型38.2%,B型17.8%和AB型14.8%。如前期研究预测结果相同,幽门螺杆菌血清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幽门螺杆菌IgG抗体在335例女性中有185…  相似文献   
10.
手术前对胃泌素瘤的定位,尤其是胰腺外源性胃泌素瘤,仍然是影像诊断工作中的难点。大多数胰腺外源性胃泌素瘤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并不明确其原发肿瘤的部位。适当地定位胃泌素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仍有争议。作者报道了1例十二指肠胃泌素瘤伴局部淋巴结浸润并出现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的病例。双相多探头薄层CT扫描检查发现未浸润的原发性小肿瘤,可通过足够的肠道扩张在内镜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认。本项病例报道提示,足够先进的CT技术和扫描记录是成功定位胰腺外胃泌素瘤的关键。双相多探头薄层CT扫描在诊断十二指肠胃泌素瘤中的应用@Pfannen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