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消结灵 ,具有扶正培本、清热解毒、理气化瘀 ,软坚散结之功效。临床治疗肝癌患者1 3 0例 ,总缓解率为 72 3 % ,总有效率为 89 2 %。小鼠模型实验 ;抗肝癌实体瘤抑制率为 4 8%~ 70 % ;抗SI80肉瘤抑制率为 3 6%~ 5 1 % ;抗腹水型肝癌生命延长率为 72 2 %~ 75 9% ;抗艾氏腹水癌生命延长率为 73 7%~ 74 9%。超微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 ,消结灵破坏癌细胞的膜系统 ,使其裂解肉溃 ;诱导癌细胞内产生大量溶酶体 ,致使其溶解变性坏死 ;促使癌细胞核仁呈颗粒变性 ,阻碍其分裂增殖 ;激活淋巴细胞增生 ,免疫组化染色T淋巴细胞活性增强 ;刺激枯否细胞数量增加且功能旺盛 ,分泌免疫调节因子破坏癌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方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细胞株,制作肿瘤动物模型后,分为盐水对照组、益气活血解毒方组,进行光、电镜形态学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酶超微结构定位与活性。方法采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对39例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三磷酸腺苷酶(Mg2 -ATPase)与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进行酶的定位与活性研究。结果(1)Mg2 -ATPase与G-6-Pase在淋巴细胞内的定位准确;(2)两种酶的阳性率在肝癌患者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3)两种酶的阳性率在低分化癌组明显低于高分化癌组(P<0.01);(4)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低于无转移组(P<0.01,P<0.05)。结论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酶活性变化可作为判定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平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孵育A549人肺癌细胞株,通过电镜、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平药物血清作用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肺癌平药物血清作用后电镜下可见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亚二倍体核型峰的特征.结论:肺癌平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华支睾吸虫的体壁和肠支的超微结构。体壁皮层表面形成许多突起,突起上有长丝状的微绒毛。基质内含小圆形、圆盘状的分泌颗粒和线粒体,表皮细胞含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并向皮层发出许多胞质小管。肠上皮的微绒毛为双层片样结构,偶可见分支或汇合成环,肠上皮胞质内可见线粒体,分泌颗粒和内质网。核质内偶可见晶状包涵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紫癜汤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脾脏巨噬细胞(MΦ)凋亡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探讨该方临床使用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紫癜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免疫法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建立ITP小鼠模型,观察小鼠外周血小板、脾中巨噬细胞的微观结构及其凋亡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药物组均能提高ITP小鼠血小板计数,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紫癜汤组酝椎的凋亡率提高,与模型组比较,疗效优于醋酸泼尼松(P<0.05);两药均能改善酝椎的微观结构,紫癜汤优于醋酸泼尼松.[结论] 紫癜汤通过改善ITP模型小鼠脾中巨噬细胞的微观结构及促进巨噬细胞的凋亡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健脾理气方药诱导小鼠Hca-F肝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方药对小鼠Hca-F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脾虚肝郁的动物模型,再选用小鼠Hca-F腹水型肝癌细胞株,制作肿瘤动物模型,随机将其分为肿瘤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结合组进行光、电镜形态学观察。结果各实验组与肿瘤对照组比较,肝癌细胞体积较小,异型性不明显,病理性核分裂较少,间质血管较少。电镜下可见到细胞形态、胞质、胞核、染色质的变化,以及细胞凋亡的特异性标志—凋亡小体形成。结论健脾理气方药具有抗肝癌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紫癜汤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陨栽孕)模型小鼠脾脏巨噬细胞(酝椎)凋亡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探讨该方临床使用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紫癜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免疫法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建立ITP小鼠模型,观察小鼠外周血小板、脾中巨噬细胞的微观结构及其凋亡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药物组均能提高ITP小鼠血小板计数,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紫癜汤组酝椎的凋亡率提高,与模型组比较,疗效优于醋酸泼尼松(P<0.05);两药均能改善酝椎的微观结构,紫癜汤优于醋酸泼尼松.[结论] 紫癜汤通过改善ITP模型小鼠脾中巨噬细胞的微观结构及促进巨噬细胞的凋亡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镜技术所使用生物标本包埋剂的重要作用在于能使标本切得薄到足以充分发挥电镜的分辩本领。最好的包埋剂应当使标本最少损伤,切片质量良好,对镜下观察最少干扰。通用的包埋剂由50年代的甲基丙烯酸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株的抑制与诱导凋亡作用。方法:以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为实验模型,用补中益气汤大鼠血清和顺铂大鼠血清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处理48小时,在光、电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光镜下,药物组细胞由梭形细胞变为圆形或卵圆形,核染色质密集;电镜下细胞变圆,微绒毛及突起明显减少,伪足消失,线粒体空泡化,核染色质凝集,可见凋亡小体;凋亡细胞发生率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补中益气汤具有诱导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