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分析在1例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患者被新型隐球菌侵入血流引起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与实验室检测结果。患者,男性,30岁,于2016年3月因“脾大、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多次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39 ℃,相继伴背痛、左下肢脓肿和右髋关节痛。CT和MRI显示患者肺部病变及多处骨质破坏,期间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2017年4月19日对脓液直接革兰染色、墨汁染色,使用API 32C、Vitek 2 Compact、rDNA ITS和IGS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自患者脓液、血液中的菌株进行鉴定,检测患者血清中隐球菌抗原,使用ATB FUNGUS 3进行抗真菌药敏试验。结果在新鲜脓液标本墨汁染色后菌株呈现厚厚的荚膜,从脓液及血液中分离出的菌株经API 32C、Vitek 2 Compact、rDNA ITS和IGS序列分析均鉴定该菌为新型隐球菌,血清新型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该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4 mg/L、<0.5 mg/L、4 mg/L、≤0.25 mg/L和0.125 mg/L。给予“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抗感染治疗2个月脓肿缩小,6个月患者康复。隐球菌感染起病隐匿且临床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经血流播散造成血流感染会累及包括皮肤、骨骼等全身多个脏器。临床应尽早采血培养监测,去除原发病灶以切断感染途径并进行有效抗隐球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鼻腔筛查对于MRSA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MRSA鼻腔筛查与MRSA手术部位感染的文献。纳入文献时间从数据库建立到2019年3月。使用诊断实验质量评价表(QUADAS-2)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软件进行分析,结局指标为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共39 831名患者。MRSA鼻腔筛查对于诊断及预测MRSA手术部位感染的灵敏度为37%(95% CI:27%,48%)、特异度为95%(95% CI:94%,96%)。阳性似然比为7.98(95% CI:6.37,10.0),阴性似然比为0.66(95% CI:0.57,0.77),阳性预测值为9.6%,阴性预测值为99.3%,DOR为12.0(95% CI:8.62,16.8)。异质性来源于MRSA筛查时使用的鉴定方法(PCR法/细菌培养法)。Deeks漏斗图显示,纳入研究不存在发表偏倚。 结论MRSA鼻腔筛查对于筛查MRSA手术部位感染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可用于排除MRSA肺炎,患者鼻腔未定植MRSA,则发展为MRSA手术部位感染的可能性较小。所以,MRSA鼻腔筛查可作为规范抗菌药物经验性用药的一种有效管理工具,尤其可用于减少无鼻腔定植者的经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初步评估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 MS / MS)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的可行性,为该技术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 据。方法 以全基因基础上的蛋白质组学库作为通用细菌鉴定数据库,用LC MS / MS技术对 41 株标准菌株以及临床分离的 22 株奈瑟菌和 46 株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结果 串联质谱技术鉴定病原菌在种的水平鉴定准确率为 100%。以 13 株标准 菌株样品稀释倍数和检测获得的肽段数量进行线性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 0.90 以上。结论 LC MS / MS 有望成为病原菌鉴定检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