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光恩  郑慧锋  牛换香 《河北医药》2013,35(8):1213-1214
颅内血肿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临床治疗中,需要积极对血肿进行清除,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目前临床用于清除血肿的方法较多,其中包括钻孔引流、开窗清除血肿等[1]。我们在临床应用微创锥颅软通道置管技术,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对象为河北省涉县医院2009年11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继发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2月~2009年8月在本院行THA治疗的76例(102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响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4例,女42例;年龄35~64岁,平均52.5岁.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手术的临床疗效.根据骨盆平片及患髋正、侧位X线片观察髋臼、股骨假体的位置及其周围骨质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2年以上随访,平均5.3年.术后4例仍有轻度疼痛,服用非甾体类止痛药后缓解.8例存在不同程度下肢不等长(0.5 ~1.2 cm),Trendelenburg征阴性,无跛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值(89.5±3.8)分,优46例(60髋),良20例(30髋),可10例(12髋);优良率为88.2%.末次随访时髋臼假体位置无明显移位,头臼包容性良好.30例出现异位骨化,6例出现髋臼周围骨溶解.股骨柄假体的位置无明显改变,中心固定有98髋(94.1%),柄-髓腔匹配优良率100%.4髋出现股骨侧骨溶解,8髋假体柄与股骨界面出现透亮线.所有病例均出现股骨近端骨重塑,其中Ⅰ度92髋,Ⅱ度10髋.无感染、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期后内侧角(posterior medial corner,PMC)修复或重建联合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重建治疗膝关节KD-ⅢM型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7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5例膝关节KD-ⅢM型脱位患者临床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22~61岁,平均40.3岁。均为屈膝、外翻、外旋暴力致伤,其中交通事故伤10例,砸伤3例,绞伤1例,爆炸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 d~6个月,平均18.5 d。10例急性期(伤后3周内)患者行PMC修复联合PCL+ACL重建手术(包括3例不可复位性脱位);5例陈旧性患者行PMC+PCL+ACL重建手术。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2000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使用KT-3000评估膝前向稳定性(计算双膝胫骨前移距离差值),膝关节应力位X线片评估膝关节外翻(计算双膝内侧关节间隙宽度差值)及后向稳定性(计算双膝胫骨后移距离差值),采用屈膝30°胫骨外旋、屈膝90°胫骨内旋试验评估内、外旋转稳定性(分别计算双膝内旋和外旋角度差值)。结果患者手术时间120~240 min,平均186.5 min。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27.4个月。未发生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神经损伤、异位骨化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者Lysholm评分和IKDC2000评分以及双膝内侧关节间隙宽度差值、胫骨前移距离差值、胫骨后移距离差值、胫骨内旋角度差值及胫骨外旋角度差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根据IKDC2000外翻稳定性分级标准,术前C级3例、D级12例,末次随访时为A级10例、B级5例,较术前显著改善(Z=-4.930,P=0.000)。末次随访时15例患者轴移试验均(-),10例患者的前、后抽屉试验(-),5例患者存在轻度前后向不稳,前、后抽屉试验均为(+)。结论膝关节KD-ⅢM型脱位可导致膝关节后内侧及前向不稳定。脱位急性期合并"酒窝征"者需尽早手术复位,修复PMC并重建PCL+ACL;陈旧性患者PMC修复困难,建议一期手术重建PMC+PCL+ACL改善膝关节稳定性,可获得满意近中期临床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62髋)行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皮牵引固定,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51例均获随访,时间20~63(35.1±6.2)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2例术后出现股神经麻痹症状,3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出现轻度跛行。未出现脱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患侧肢体较术前延长2~5 cm。术后5个月,患者均可下床活动且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根据Harris评分标准:疼痛评分术前为15~25(18.5±3.5)分,术后为33~42(38.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的9~18(15.4±2.3)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37~45(40.3±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髋活动度术前为65°~120°(81.5°±10.1°),术后为92°~135°(118.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RT-PCR凝胶电泳法显示PQQ组c-myc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 结论 吡咯喹啉醌在适宜浓度范围内能促进许旺细胞的增殖,c-myc基因参与了许旺细胞的增殖过程并在其中表达上调.吡咯喹啉醌有望作为一种增殖促进剂刺激许旺细胞的体外增殖,提供大量种子细胞以满足脊髓及外周神经组织工程的基础研究及日后临床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背景:椎体切除后的重建依然是脊柱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理想的重建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可靠的支持性能、低廉的价格和简单的操作步骤。目的:观察兔颈椎缺损模型填充自体松质骨的异体骨笼重建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切除兔第四颈椎体建立颈椎缺损模型,利用免肱骨皮质环经冷冻干燥等处理制备同种异体皮质骨笼,并以填充松质骨的皮质骨笼、自体髂骨和单纯皮质骨笼3种材料分别重建兔第四颈椎椎体缺损。结果与结论:X射线、组织病理学和透射电镜观察均表明,填充有松质骨的皮质骨笼组的成骨作用最明显,骨笼与上下椎体实现了骨性融合。血清碱性磷酸酶检测表明,在重建后2,4周时,填充松质骨的皮质骨笼组和自体髂骨移植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但两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均高于单纯异体皮质骨笼组(P〈0.01)。生物力学实验表明,填充松质骨的皮质骨笼组在重建后1个月时的稳定性高于自体髂骨移植组(P〈0.01)。结果证实,兔颈椎缺损模型填充松质骨的异体骨笼重建后效果满意,强于单纯皮质骨笼和自体髂骨的移植效果,生物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度与重度内侧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行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且随访2年以上的6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重度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56.36±5.06)岁;中度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32例,男12例、女2...  相似文献   
9.
郑慧锋 《河北医药》2013,35(7):1051-1052
目前,经皮肺穿刺活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肺部疾病的诊断,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微创诊断方式[1],其诊断效果如何一直是医学领域关心的热点话题,本文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占位病灶的临床效果,为相关的临床医疗工作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53.26±4.72)岁;50例患者经胸  相似文献   
10.
Ang-1,Ang-2及其受体Tie2在增生期血管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血管生成素-1,-2(Ang-1,-2)及其受体Tie2在皮肤增生期血管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26例皮肤增生期血管瘤及20例正常组织中Ang-2、Ang-1及Tie2 mRNA的表达,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比较上述RNA在两组中的表达。结果:Ang-2 mRNA在增生期血管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Ang-1 mRNA在增生期血管瘤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5),而Tie2 mRNA的表达在血管瘤与正常组织间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ng-1、Ang-2可能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