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毒性肝病患者血糖异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病并发血糖异常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2例病毒性肝病并血糖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等方面的资料。结果:病毒性肝病可并发血糖异常。糖尿病症状不明显。22例重症肝炎中有17例并发低血糖,仅5例并发高血糖。空腹血糖2.5~18.6mmol/L,餐后2h血糖5.9~24.7mmol/L,血钾2.54~5.12mmol/L。有101例控制理想。9例控制不理想,死亡2例。结论:急性肝炎并发血糖异常较少见,重症肝炎及重度慢性肝病并发血糖异常时以低血糖多见,且预后不良。在综合保肝基础上,积极维持血糖稳定,有利于肝病的恢复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它的生成和增高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及继发性纤溶状态的存在,是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的分子标志物之一.D-二聚体的检测对于排除、诊治凝血-纤溶系统疾病以及溶栓治疗的监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住院的63例重症肝炎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63例患者接受血浆置换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肝功能情况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前术后患者血清中TB、ALT、AST以及血NH3均有显著降低,差异(P〈0.01)。血清TP变化不明显,ALB轻度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N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提高重症肝炎好转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症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收治的17例重症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等方面的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有上腹部疼痛,多数患者具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均有血尿淀粉酶及血脂肪酶升高,治愈16例,死亡1例。结论:重症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在临床并不少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血淀粉酶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减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127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7例患者中以农民和个体经营者为主,在第二季度发病率较高.所有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非单纯戊型肝炎组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低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5),但在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2例患者死亡,其余均治愈好转出院.结论 戊型病毒性肝炎以男性农民和个体经营者多见,大多预后良好,但非单纯戊型肝炎患者更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消化道出血的最佳方法。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几组不同的治疗组在发热期末期预防性给予丹参,复方丹参,呋塞米,西咪替丁,丹参、呋塞米合用治疗,观察消化道出血以及PLT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消化道出血比例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丹参、呋塞米合用治疗组PLT高于其他各组。结论丹参、呋塞米合用预防性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消化道出血效果最后,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天晴甘美、肝苏颗粒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治疗组联合应用天晴甘美与肝苏颗粒,对照组应用天晴甘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天晴甘美与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且联合应用疗效更佳,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9.
输血及手术都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患者的常用医疗措施, 也是导致血源性疾病传染的重要途径.了解输血前及术前患者 血液传染病的阳性感染率,区分患者是否为院内感染或输血感 染,还是入院前就己感染.减少医疗纠纷,降低医源性感染机 会,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生物安全的防护意识.现将我院2011 年2520例患者的输血前及术前四项血液传染性指标的检测结果 收集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